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了重大步伐。但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地方“两山”转化存在瓶颈,没有切实可行的转化渠道,生态资源未能有效转变为生态资本和生态红利。
当前“两山”转化主要存在以下瓶颈:一是生态资源底数不清、管理分散。我国很多重要的河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野生动植物、矿产等资源尚未开展专门摸底调查,数量、质量、分布、权属、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情况不明。二是“两山”转化推进机制尚不健全。生态资源产权制度不完善,生态产品的产权和受益主体难以确定,且缺少公认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无法得到金融机构的认可,影响生态产品在市场环境下的投融资和交易。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与关联产业经济收益之间没有建立起明确的反哺关系,难以形成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三是“两山”转化路径单一且质量不高。部分地区对于“两山”如何有效转化的探索主动性不够。现有的“两山”基地存在转化途径单一、产业链较短、附加值低等问题。为此,建议:
摸清生态资源家底,为“两山”转化夯实底数基础。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摸清生态资源存量底数,建设生态资源大数据平台。加快推进生态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界定各类生态资源产权主体,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产品“归谁有”“归谁管”和“归谁用”的问题。搭建生态资源运营管理平台,通过购买、租赁等方式将分散在不同产权主体的生态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统一管理、规模化开发。
健全价值核算机制,为“两山”转化提供量化依据。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为绿水青山及其所提供的生态产品贴上价值标签。建立全国统一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自动核算平台和各省数据库。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作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创建评价指标,发挥“绿色指挥棒”作用。
立足各地资源特色,为“两山”转化探索可行路径。按照“错位式发展、集群式打造、全域化推广”的思路,科学确定“两山”转化的路径和策略,避免区域同质化竞争和拥挤效应,推动产业链从低端向高端跃进,拓展延伸生态产品价值链,提高“两山”转化产品附加值。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创新生态类投资产品,支持重点地区开展绿色金融创新,探索“生态资产权益抵押+项目贷”模式,破解生态产品抵押困局,为“两山”转化提供充足的资金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