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政协力量

——十四届全国政协第四次常委会会议综述

本报记者 吕巍 王硕 王菡娟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1月09日   第 01 版)

生态兴则文明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10月31至11月2日,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议题的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京举办,270余名出席会议的政协常委和140余名列席会议的委员、专家学者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服务建设美丽中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新污染物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和能源革命,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发展中降碳、在降碳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五个专题深入协商议政,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

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集智汇力助推美丽中国建设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充分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履职实践和协商议政主题,吃透精神实质,把握实践要求,既是委员们的“必修课”,也是本次常委会会议的“第一议题”。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才能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和重大意义。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新征程上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要打赢这场仗,就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国政协委员黄莉新说。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扛起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抓紧研究制定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建立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全国政协常委盛斌建议。

与会常委、委员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制度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意义重大。

“要着力增强美丽中国与健康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确保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确保子孙后代能够生活在美丽而健康的中国。”全国政协常委李林如是说。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才能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核心理念和宗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这既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憧憬和梦想,也表明我们党要从全面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出发,从社会生产方式、发展方式、价值理念、制度体系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化全过程全地域推动绿色转型。”全国政协常委施荣怀表示。

“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把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摆到国家全局战略的突出位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全国政协委员王冬胜说。

与会常委、委员认为,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美丽中国建设,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国家能加大成果共享,提升百姓幸福指数,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全国政协常委李心表示。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才能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路径、系统观念、制度保障和社会力量。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是什么?如何推进?如何保障?与会常委、委员们表示只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才能把握正确方向,找到准确答案。

在全国政协常委赖明看来,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简称“EOD模式”)是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应在总结试点示范经验基础上,统筹协调推进EOD项目的谋划与实施,推动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和样本案例。

全国政协常委龚建明建议将绿色低碳发展放在美丽中国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把握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的关键环节、核心层面、重点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规律联系,在美丽中国建设战略目标和指导思想中予以体现。

生态环境治理是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对此,全国政协常委张光奇建议,建立政府牵头、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加强数据、成果的横向共享、纵向联通,逐步改变各自为战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源头保护和全过程修复治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全国政协常委蒋旭光认为,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必须着力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时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应进一步加快构建国家水网,积极推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也是常委和委员们的共识。

“应推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法》《国家公园法》等法律起草,尽快修订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地方立法,使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更好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全国政协常委阮成发表示。

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与会常委、委员认为,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应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开展全民绿色行动,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让绿色出行、节水节电、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等成为习惯。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才能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主张。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责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清洁美丽世界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战略眼光和世界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议和主张。指出“保持良好生态环境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强调“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主张“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不断提高自主贡献力度,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力量。比如,在提前两年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双碳”目标并付诸行动,不仅着力保护本国生态环境,也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致力于共建全球生态文明。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与会常委、委员表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人类社会,必须同舟共济,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才能让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

全国政协常委徐涛提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时期,中国迫切需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牵头发起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国际大科学计划,通过国际科技合作,攻克人类共同难题。

全国政协常委宋曙光建议,通过加强绿色产业的转型合作、数字经贸的赋能合作、绿色金融的协同合作,共建绿色发展伙伴关系,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与会常委、委员认为,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中国要有主张有担当,进一步深入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增强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推动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越走越宽广。

建设美丽中国,人民政协大有可为

十四届全国政协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重要问题组织委员履职建言,认真开展民主监督,不遗余力宣讲美丽中国建设的路径与成效,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广泛凝聚社会各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共识。

十四届全国政协增设了资源环境界,这让全国政协各部门的履职有了新抓手、新气象、新成果。仅半年多时间,分别围绕“加强农村污水治理”“推进新污染物治理”“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推进国家水网建设”等问题组织专题调研和专项研究,广大政协委员围绕相关问题提出提案700余件,报送社情民意信息1400余件。

紧密围绕建设美丽中国重大问题深入协商议政

1日下午举行的全体会议上,13位常委围绕会议议题作大会发言。短短几分钟发言背后蕴含的是常委们扎实的调研、深入的思考和专业的研判。

全国政协常委王金南此前参加了“推进新污染物治理”的调研,所以对加强新污染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要在战略规划方面研究制定新污染物治理中长期规划;在法规制度方面,坚持依法治污、协同治理,加快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专门立法;在科技创新方面,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实施新污染物治理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专项;在能力提升方面,加强技术、管理创新,全方位打造新污染物治理保障支撑力量。”王金南发言中的建议具体且独到。

今年9月,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运用法治方式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专题调研组赴内蒙古自治区调研,阮成发在调研中既惊喜地看到乌梁素海综合治理的显著成效,同时也发现三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资源治理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

“要完善生态文明相关法律制度,提升环境资源保护行政执法能力,依法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推动建立跨区域联防、联动、联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协作机制。”阮成发建议。

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开展民主监督

今年7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明确要求各级政协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协商和民主监督力度。

全国政协人资环委8月下旬组织调研组赴内蒙古自治区围绕“加强黑土地保护”开展民主监督性调研,同时委托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政协联动调研,深入了解“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实施以来黑土地保护工作进展情况及当前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全国政协常委陆桂华担任调研组副组长全程参与了此次调研。他在调研中既看到了可喜的成绩,也看到了令人忧心的问题,

“保护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他在发言中建议,加大黑土地保护法贯彻落实监督力度,完善保护利用措施,同时加大多元化资金投入力度,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力度,强化黑土地保护利用科技支撑。

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昌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周之后,全国政协人资环委组织调研组赴上海市、江苏省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

此次常委会会议上,许多参与调研的常委就此提出建议。全国政协常委成岳冲建议完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共促长江大保护。“长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和‘生态安全屏障’,亦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脊梁’。在长江探索完善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不仅对实现流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且对维护我国生态保护大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影响。”

全国政协常委蔡威建议加强长江船舶污染治理。在他看来,当前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体系还需完善。跨区域跨部门协同污染防治水平有待提升。

“全国政协的民主监督性调研,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要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开展监督,并把协商民主贯穿监督全过程,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积极谋思路、出主意、想办法,广泛凝聚共识,积极贡献政协的智慧力量。”陆桂华说。

为建设美丽中国凝聚各界共识

在常委和委员们看来,要把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等重要会议精神的实践,贯穿到政协履职工作当中,切实通过参与全领域、各方面的生态保护工作,带动社会各界形成共同参与、一起保护的共识。

全国政协委员高志国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全面总结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重大转变’,深刻阐述了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六项重大任务’,实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李微微的体会是,构建生态保护大格局,要着力强化“三个坚持”,综合施治、统筹推进。一是坚持系统观念,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解决系统性难题;三是坚持民生为本,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全国政协常委李和平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是新时期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也是以能源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方法与路径。

委员齐动员,立足本职作贡献

9月13日,全国政协常委席南华积极参与全国政协发起的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以“对称”为题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师生作了一场专题报告,讲的不仅是数学中的“对称”问题,还包括其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邃道理。

在此次常委会会议上,席南华在建议要注重生活中出现的新污染治理,加强生活垃圾处理的全链条设计的同时,也还着重强调要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今年8月15日,我国迎来了首个全国生态日,体现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也激起了包括政协委员在内的社会各界投身美丽中国建设的热情。其中,政协资源环境界的委员们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四届全国政协新增设了环境资源界,这为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及相关领域委员更好履职提供了新的舞台、新的机遇。环境资源界成立以来,全国政协常委和委员们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的号召,结合政协履职和本职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切实贡献。

“作为长期从事生态科学研究和生态保护实践的政协委员,深感责任重大。要时刻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环境资源界全国政协委员闵庆文说。

持续围绕理论实践问题积极履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协商讨论,加强民主监督,为加快美丽中国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献计出力,是十四届全国政协承担的光荣使命、肩负的重大责任。

此次常委会会议,常委和委员们在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问题深入协商议政的同时,也在思考谋划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重点。

大家一致认为,要继续深化研究,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重点难点问题,增强研究分析的穿透力,拓展协商议政的纵深度,提高建言献策的时效性。比如,如何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在绿色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如何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打好蓝天绿水净土保卫战?如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如何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如何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大家认为,围绕这些问题,既可以开展委员自主调研,也可以组织开展跨专委会、跨界别、跨学科的专题研究,争取提出更有分量的意见和建议。建议全国政协在谋划制定明年协商计划,开展有关履职活动时,继续注重安排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有关议题。

围绕做好本职工作和委员履职,与会常委、委员也有各自的打算:从事理论研究的委员表示要进一步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研究,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努力;从事科技研发的委员表示要围绕污染治理、节能降碳、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生态修复等加强科技攻关,强化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支撑;从事教育的委员则表示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在青少年中播撒爱护自然、爱护环境的种子;而资源环境界的委员则表示要带头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责任,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改造,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美丽中国,让未来中国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政协委员“一直放心上”,人民政协“始终在路上”。

(本报记者吕婉莹、张园、方慧参与材料整理)

2023-11-09 本报记者 吕巍 王硕 王菡娟 ——十四届全国政协第四次常委会会议综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2299.html 1 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政协力量 52,29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