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至7日,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重庆举行。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如何更好地在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找到撬动内陆开放的支点,进一步推动重庆迈向开放“前沿”?政协委员们对此高度关注,纷纷围绕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开放产业等建言献策。
“一带一路”通道更“畅”
通道畅,开放才更畅。如今的重庆,向东,经长江黄金水道出海;向西,中欧班列辐射欧洲;向南,西部陆海新通道覆盖东南亚全域;向北,“渝满俄”班列直达俄罗斯……
探索的步伐,从未停息。为了让开放通道更畅,不少委员把注意力放到了提高通道运行效率上。“其中,推进运行标准和规则统一尤为重要。”市政协委员、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黄承锋呼吁,努力实现港口与铁路海关、重庆“单一窗口”的数据交换、信息共享,推动多式联运品名统一归类和编码规则改革,搭建海运和铁路货品管理的互认体系并与国际接轨。
“铁海联运成本偏高、境内段铁路运力不均衡……重庆的国际物流通道建设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市政协委员、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公司总经理黄浦建议,以点带面,扩大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范围,并通过协调联动国铁集团探索“量大从优”的运价浮动机制,推动铁海联运降本增效;同时,均衡发展,提升铁海联运境内段运输效能。
开放平台“火车头”作用更显
开放平台“火车头”作用发挥得好,区域开放就更能拥有“源头活水”。
2015年,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落户重庆,主要聚焦金融、航空、物流、信息四大重点领域,如今还拓展了农业、文旅、环保等领域的合作,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类似的开放平台还有很多,两江新区、重庆自贸试验区,以及西洽会、智博会等重要展会……各大开放平台正推动重庆开放功能持续完善,也使重庆加速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更好发挥开放平台‘火车头’作用十分必要。”市政协委员、市中新项目管理局副局长孙熙勇认为,应依托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积极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聚焦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和扩大经贸合作两个主题,加强国际国内规划方案有机衔接,调动通道沿线市场经营主体参与积极性,将一系列国际双边、多边会议成果转化为各领域实际项目。
“重庆要在展会上持续发力,让世界透过这一‘窗口’聚焦重庆,也让重庆通过这一‘窗口’了解世界。”市政协委员、市重点产业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虎建议,大力发展重庆会展经济,打造一批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展会,通过这些展会,加强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多层次对接,更加深入地开展合作。
产业投资合作走得更深
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有利于通道经济做实做强。10月15日,赛力斯汽车海外事业部负责人再次收到了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经销商的催促。“我们尽快达成合作吧。”这位经销商最近看中了赛力斯蓝电E5车型,十分想将该车型拿到乌兹别克斯坦去销售。像这样的海外业务,赛力斯汽车最近已经接到不少。
从东盟到南美,从中亚、中东到非洲再到欧洲,重庆汽车产业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在“出海”中注重共赢生态的构建、完善,收获了广泛认同,也进一步树立起品牌。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介绍,目前赛力斯汽车产品已经远销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海外逐步建立起1000余家营销服务网络、3个营销服务中心、8个KD组装厂。他说:“下一步我们要抓好产业协同发展,利用海外市场支撑完成‘新赛道’的转换,助推共建‘一带一路’。”
市政协常委、重庆市迪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罗韶颖建议,要帮助企业全面了解产业发展态势,摸清本市和“一带一路”沿线协同性强的主推产业发展现状,培育更多与市场匹配度高的特色产业,加速打造产业聚集高地。
“重点培育跨境电商出口,构建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市政协委员、新加坡阿朗斯投资集团主席廖红海提出,联动区域跨境电商优势资源,借助平台运营中心和本地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力量,帮助当地工厂卖家、内贸卖家、贸易型卖家转型出海,搭建“产业集群+跨境电商”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