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国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居世界第一,“绿色”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日前,全国政协第十四届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在京举行。在主题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服务建设美丽中国”的第一专题中,常委、委员们深刻领会波澜壮阔的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的内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美丽中国建设广泛凝聚共识,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积极建言献策。
思想领航 凝聚建设美丽中国最大共识
浙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萌发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
“2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作出‘八八战略’重大决策部署时,就把‘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作为重要内容。多年来,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实现从‘绿色浙江’到‘生态浙江’再到‘美丽浙江’的跃升,充分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主席黄莉新带来了“美丽浙江”的省域实践。
如今从东海之滨到富春江畔,从杭嘉湖平原到秀丽山区,之江大地绿意盎然,焕发勃勃生机。
结合浙江的实践探索,黄莉新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坚持把方向明职责,始终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全过程,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全面领导,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巩固发展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生态文明的生动局面。
“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协商议政,关键是要学习好运用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国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朱生岭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把“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落到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从中深刻领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切实掌握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重大转变”全面总结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巨大成就,强调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
“想当初,也有人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不太理解,但当把蓝天绿水青山真正还给了老百姓,当老百姓真正从绿水青山中得到了实惠,‘两山’理念得到了全社会发自内心的理解与认可。”朱生岭表示,从真真切切的变化和实实在在的成效出发,我们最有理由相信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条路子是对的,也最有理由对美丽中国建设宏伟蓝图的实现充满信心和决心。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北京交流协进会会长施荣怀对“五个重大关系”感触最深的,同样是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这一重大关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伟大与远见卓识,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不仅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同时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也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给出了中国方案,作出了中国贡献。
“以全国生态日的设立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众化传播,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施荣怀提出,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介特别是新媒体,以创新的方式、鲜活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广泛深入宣传和普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真正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人民群众一种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把生态文明意识贯穿进日常生活工作中,推动形成人人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
身体力行 形成积极服务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合力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需要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各阶层各方面力量,形成积极服务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合力。
全国政协常委、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彬来自民主党派。两年多来,各民主党派受中共中央委托,继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之后,开展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提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意见和工作建议,帮助促进区域绿色发展取得成效。
如何继续做好专项民主监督后半篇文章?
“关键是深入领会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充分认识和把握四个重大转变的重大意义,学习把握好6条重要原则和五个重大关系,总结前半程经验和做法,发挥制度优势,提升民主监督的系统性、协同性和针对性,发挥民主党派特色优势,加强资源和力量整合形成合力。”徐彬说。
进入新时代以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集聚了一批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大家、专家,有的还是重大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的领军人物。要充分发挥人才优长,激发建设美丽中国内生动力。”从充分发挥党外人士优势的角度,全国政协常委、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陈冬建议,进一步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化、内化和转化工作,健全参政议政工作机制,让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进入新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这同样需要群策群力、久久为功。
“‘双碳’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须立足实际、以我为主,有序达峰、渐进中和,把握好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隋军认为,推进“双碳”工作要强化技术供给,完善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在“双碳”领域培育一批世界级的创新平台和领军人才。
在全国政协常委、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世杰看来,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这是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调整。“我国区域能源结构、生态系统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不成正比,因此一定要统筹分配好各省碳排放‘双控’指标。”王世杰补充道。
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乡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张合成走过广袤土地上的不少乡村,认为生态保护和发展问题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科学认识农业农村碳排放程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坚持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防止耕地非农化。”张合成提出,要坚持节约优先,坚持生产方式良性循环,做到乡村低碳时尚、农民生活文明,久久为功地守住绿水青山。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我,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辽阔的海疆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讨论中,常委、委员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实践中扎扎实实加以推进,落地生根,全社会身体力行、勠力奋进,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就一定能稳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