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坚守魂脉与根脉的信心

——全国政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群线下交流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 刘彤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1月10日   第 02 版)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甲20号的中法大学旧址,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1月3日上午,全国政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群邀请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到此开展线下交流活动。

“中法大学的创办源于20世纪初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近代中国教育史和中法文化交流史上都具有重要影响。从1920年建校至1950年停办,中法大学始终贯彻执行首任校长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即‘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马克思主义学说在课堂上占有相当的位置,师生政治活动较为自由,爱国民主运动活跃,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地之一。”跟随讲解员的引导,委员们了解到中法大学旧址的“前世今生”。

步入旧址院内,不难发现这里的建筑融合了中式四合院与西式楼房结构的风格特点,透露着浓郁的民国风。委员们得知,中法大学旧址虽然历经百年沧桑,但教学楼、礼堂等建筑及设施至今保留完整、风貌依旧。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经过文物修缮和展陈布展,这里首次面向公众开放,并开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两个专题展览,全面系统展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再现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不断追寻民主科学真理的不凡历程。

驻足在一张张老照片前,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蒋建国看得格外仔细认真。“这段红色历史我们都耳熟能详,但中法大学旧址却是我第一次来参观。看到这处红色历史遗迹被保护得这么完整,我的内心感佩不已。”蒋建国有感而发。通过这次参观学习,蒋建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的三个历史阶段、实现的三次飞跃有了更深切的感悟。他说:“从维新变法中谭嗣同留下‘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的绝唱,到觉醒年代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中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再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落地生根,中国一代代进步知识分子追求真理的步伐从未停止。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世界,深刻改变了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前者是为了我们的人民,后者是为了全人类,这是我们谋划所有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这种立场观点,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博大情怀,也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孙东生接过话题说道:“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新中国时期的一穷二白,到新时代的中国走到世界舞台中心,在这个伟大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结合我国国情和世界发展趋势,分阶段、分层次去解决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问题,由此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勇于自我革命’,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和历史主动,也体现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的核心在于‘两个结合’。只有坚持‘两个结合’才能展现更加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历史与文化研究室主任刘显忠看来,中国当前面临的更为关键的任务是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这一重任还需要当代人继续深入探索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参观不仅仅是单纯的“书友线下交流”,还是一场深入联系界别群众、履职“服务为民”的活动。座谈交流环节,来自北控集团、京仪集团、中央编译出版社的同志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两个专题展览的有关情况。

“刚才大家看到的展览是2021年中央编译出版社与北控集团、京仪集团合作完成的,中央编译出版社负责文字脚本以及图片收集。”中央编译出版社副社长张远航说。

对此,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王宁认为,依托红色文物,以红色历史遗迹为平台展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能够紧密贴合中国发展实情,这种形式非常接地气,对青年人和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大有裨益。他说:“今天专题展览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脉络,其中的图片文字介绍,有助于参观者加深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为什么行、为什么能成功,让大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坐在他旁边的全国政协委员刘万龙、丁彦昕、赵梅、颜晓东也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围绕如何提高专题展览布展水平、发挥中央机关所属出版社在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图书知识产权保护和出版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委员们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中肯建议。

“把读书群线下交流活动与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紧密结合,是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全国政协委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群群主魏海生表示,“在沉浸式体验中,委员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的信心,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这次活动丰富了读书群学习内容,同时也激发了委员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发挥自身具备的知识、专业、能力、资源等特长和优势,为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参考性的破解之道。”

2023-11-10 本报记者 刘彤 ——全国政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群线下交流活动侧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2367.html 1 坚守魂脉与根脉的信心 52,36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