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在线

生命教育要直面“死亡”

实习生 黄欣玥 本报记者 朱英杰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1月15日   第 11 版)

厦门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我国安宁疗护与生死教育的推动者路桂军(左一)在第八届中国当代生死学研讨会上发言。 本报记者 贺春兰 摄

近日,第八届中国当代生死学研讨会在厦门召开,会议以“华人生死学的回顾与展望”为主题,医学、哲学、教育学、殡葬行业等各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共话死亡教育。

谈死才能论生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关于生死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孔子曾云“未知生,焉知死”,认为不知道生命是什么的人,怎么知道死亡是什么。而生死学家则认为,正视死亡、认识死亡、理解死亡,是引导人们追求生命价值与意义的必由之路。

每个人都知道人终有一死,生命只有一次,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认识到生命之宝贵,需要珍惜爱护。与会者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王云岭近年注意到,因为缺乏意义感和价值感导致焦虑、失眠以及心理问题的学生很多,“学生出现自杀、自伤、伤害他人的问题,根源之一是对于人生和死亡的看法出现了错误”。2021年,《半月谈》在全国若干省份调研发现,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无价值感的“四无”青少年越来越多。同年,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提出“空心病”概念,指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症状为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对生活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意味着生死教育的需求是非常大且紧迫的。

与会专家指出,死亡问题是我们每个人终生都需要去解决和面对的问题,生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做好面对死亡的准备。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人们往往讳言死亡,但没有人能够回避死亡。如果我们没有死亡准备,在将来面对它的时候可能会不知道该怎么做。学会如何面对死亡,能让我们在面对无论是自身还是他人的死亡时多一分理性、少一分惶恐,避免过度的痛苦和心理创伤,珍惜现有的生活与生命。

生死教育的本质是爱的教育

生死教育也是教人们如何去爱的教育。以向死而生的态度体会生命的价值,进而热爱生命。人面对死亡天然会感到恐惧,而爱可以超越生死,实现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会议承办方代表厦门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路桂军尤其强调死亡的人文内涵,“每一个人走到生命尽头,可以在天、人、物、我的关系上寻求到一种共融,寻求到永恒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并在不断超越、整合中达到平安的感受”,在人与外界的和谐中安顿生命。

作为大陆安宁疗护和生死教育的积极推动者路桂军介绍:2022年2月7日,国家卫健委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提出,发展安宁疗护服务,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发展专项工程。推动安宁疗护的发展,需有良好而普及的生死教育作为土壤。安宁疗护的核心是提升生命终末期的患者生命质量,对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推行安宁疗护的前提是生死观的转变,追求少痛苦、多关爱、有尊严的善终,首先需要转变安宁疗护就是“放弃治疗”“见死不救”的误解,这也能减少临终期“活人花钱,死人受罪”的过度医疗,去者善终,留者善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魏德东应邀与会,他特别指出,“在安宁疗护中会产生接纳、和解与希望,这些价值观也是社会伦理规范的重要组成,而且可能是全人类未来价值观的要义。”魏德东教授指出,“生死教育将帮助我们每个人对生死有更透彻全面的理解,其核心是对生命的尊重。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不得有任何的轻视或忽视。站在生死学的高度,人与人在本质上是平等的。生死教育的内涵,就是在个人对自我价值肯定的基础上,实现个体与世界关系的和解。生死教育传播的平等、尊重、关爱、和谐、希望等理念,不仅可以改善病患的生命质量,而且有助于提升所有人的生命境界,让所有人受益。”

生命教育中要敢于直面死亡

2010年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要学会生存生活,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加强对生死教育的研究。

然而不少与会者反映,目前在大学和中小学开展生死教育都遭遇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忌讳。“目前生命教育还有失宽泛和笼统,难以给学生带来触动。”包括本刊主编贺春兰在内的现场屈指可数的几位与会教育人反思:我国生命教育中目前直面死亡的勇气、探索和系统研究还比较匮乏。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院长刘慧指出,在生命教育蓬勃发展的历程中,学校生死教育研究和实践目前还极为有限。刘慧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应该作为普及生死教育的主要阵地,结合各教育阶段特点,开设生死教育相关课程或者讲座,将生死教育纳入思想品德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把生死教育融入课堂教育教学,扩大生死教育工作覆盖面。

生死教育需要跨界合作

会议发起人华人生死学与生死教育学会理事长雷爱民强调,推动生死教育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相关组织机构和研究机构,吸收和培养更多研究性人才,进一步深化生死教育的研究,并挖掘我国传统文化内涵。目前,国内已有一批长期研究与实践生死教育的专家和学者,初步建设组成了关注生死学与生死教育的学术共同体。未来仍需继续推进生死教育的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生死教育工作水平,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生命教育格局的建设和完善。雷爱民还希望,生死学能纳入教育部的学科专业目录当中,为生死学正名。

推动跨界合作,构建生死教育合作共同体。生死教育要落到实处,需要政行校企研跨界合作。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生命文化学院开设了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陵园服务与管理专业、殡葬设备维护技术专业,旨在为殡葬行业培养具有生命文化理念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院长何振锋在会上介绍了殡葬行业如何基于自身特点开展生死教育的探索。何振锋表示,生命文化学院的现代殡葬协同创新实训中心建筑面积达1780平方米,已实现人才培养、职业培训、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六位功能”于一体。学院打造了多个丰富的体验项目,搭建了充足的资源,以便学生在沉浸体验、冥想感悟中接受生命教育。通过技术手段为教育赋能,实现殡葬新技术与殡葬教育互融互动,为殡葬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生命教育工作者要密切与生死教育相关的医疗、殡葬等行业的互动合作。一方面,在相关行业机构中建立生死教育基地,为从业者进行生死教育培训,开展相关合作研究,利于提升从业者认知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相关行业可以参与生死教育,提供实践经验和帮助,在生死教育中联动相关行业,开展参观殡仪馆、参与安宁疗护等活动,拓展生死教育的方式方法。医疗、养老、殡葬等社会相关行业组织起来一体化地推进生死教育。”在何振锋看来,只有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地建立起正确的生死观,才能够在殡葬领域中为逝者提供暖心的最后一站服务,为逝者家属面对亲人离去提供心灵抚慰。

2023-11-15 实习生 黄欣玥 本报记者 朱英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2627.html 1 生命教育要直面“死亡” 52,62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