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营周刊

人形机器人有望加速创新发展

本报记者 孙琳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1月17日   第 05 版)

人形机器人反映了当今世界智能装备的最高技术水平。据国际投资银行高盛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但总体来看,人形机器人还处于产业发展培育期,亟须加强顶层设计、凝聚产业共识、明确发展方向,加大算法、算力、数据的开源力度,做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布局、配套建设,才能共同构建产业发展良好生态。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谈及《指导意见》,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梁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开展人形机器人技术及其产业创新,整合和集中优质资源攻关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薄弱环节,将是对传统机器人产业链的再造和升级,有望创造‘新能源汽车式’弯道超车机遇,抢占科技竞争新高地,开拓未来产业新赛道,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最佳桥梁。《指导意见》的发布恰逢人形机器人聚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标志着我国在加强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推进软硬件协同发展、拓展应用场景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梁靓看来,《指导意见》发布,既明确了人形机器人发展定位,也为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明道路。《指导意见》提出,以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为引领,在机器人已有成熟技术基础上,坚持应用牵引、整机带动、软硬协同、生态培育的路径等,将有力推动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而《指导意见》从突破关键技术、培育重点产品、拓展场景应用、营造产业生态、强化支撑能力五个方面提出发展任务,有助于五大任务协同部署,将合力推进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此外,《指导意见》不仅有宏观的指导和布局,关键点上也深度发力。如《指导意见》结合重点任务措施,设立了“关键技术攻关”“重点产品和部组件攻关”“拓展场景应用”三项工程,科学系统地指导布局人形机器人发展,并从加强统筹协同、完善产业政策、加快人才引育、深化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保障任务稳步推进的各项措施。

顶层设计已经给出,更需凝聚行业力量集中攻关。

为此,梁靓表示,应在聚力发展人形机器人、激发产业创新活力上下足功夫。如针对前沿基础、关键技术、核心部件、系统集成和人形机器人应用相关攻关任务,可组织实施“揭榜挂帅”。同时可发挥人形机器人百人会汇聚专家资源、凝聚多方共识、推进产业集聚的平台组织作用,进一步吸纳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发展状况、有较深学术造诣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战略科学家、管理专家加入,推进技术交流、供需对接、国际合作,深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

同时可通过建设协同机制,激发开放创新活力。如推进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发挥我国制度优势,整合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优势力量和先进成果,疏通人形机器人创新链,最大限度发挥全社会资源效能,形成产业带动、科研机构深度布局的产学研新格局。

人形机器人由于具备类人形态,能够适配人类工作环境,在养老助残、环境清洁、医疗康养、家政服务等领域具备巨大应用潜力。因此,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创新最终是要实现场景应用。

“拓宽场景应用,推进供需精准对接至关重要。建议建设人形机器人供需对接平台,引导传统制造企业、工业园区释放需求,组织人形机器人企业精准服务对接。准确把握人形机器人应用方向,建立应用场景牵引创新产品孵化模式,构建‘应用牵引、整机带动、软硬协同、生态培育’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路径,支持企业应用场景建设,推动人形机器人产品试验验证和市场化应用。”梁靓最后说。

2023-11-17 本报记者 孙琳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2725.html 1 人形机器人有望加速创新发展 52,72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