荤素搭配,营养丰富,在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花苑社区,不少老人选择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点内吃午餐。 在中心,社会组织和社区工作人员还会为老人们提供各类文体课程,让关爱与服务触手可及。
“社工隔三差五上门与孩子聊天,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家住雨花台区赛虹桥街道的单亲妈妈韩羽(化名)说。今年,该街道向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投入建设和运营资金60余万元,提升服务水平。目前该工作站设施齐全,开展家庭教育、文娱活动、心理疏导等各类服务,呵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服务“一老一小”,社会组织是重要参与者。据了解,截至2022年,江苏省全省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1974万,老龄化率达到23.18%。18岁以下未成年人1506万,约占总人口的18%。其中,困境儿童51.97万,留守儿童4.23万,服务保障任务光荣而艰巨。
江苏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江苏持续深入推进社会组织领域改革创新,着力打造“苏社有为”品牌。1.5万家相关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老年人福利和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全省“一老一小”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目前,江苏省通过承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运营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开展居家上门助老服务等多种形式,规范参与推动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发展。其中,南京大城市养老服务、新沂市农村敬老院体制机制改革等一批向全国推广的先进经验中,都有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的贡献。
“各社会组织结合自身特色优势,积极参与原居享老、社区安老、机构颐老‘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前述负责人介绍说,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惠及320万老年人,占户籍老年人口的16.5%,主要面向经济困难以及高龄、空巢、独居等老年人群提供助洁、助浴、助餐、助急、助医、助行等多项服务。目前全省共建成标准化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412家,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托管运营,覆盖全省78%的街道;建设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和服务站点1.8万个,覆盖全省86%的社区。
在夯实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江苏省持续深化“学历教育+实习实训+职业培训”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取得一系列成果。今年,江苏还举办了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其中一个环节就是进行操作技能情境赛,以对一位入住机构长者的照护关爱服务为案例,结合不同场景,展现实操技能。获得竞赛第三名的陈慧说:“我将把今天的所见所学,运用到工作中,继续坚守一线,用温情让老人幸福享老。”
这次竞赛共有6位选手获得一等奖,其中一半来自民营养老机构。江苏省在业养老机构2200余家,床位40万张,全省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举办或运营养老床位数占比达到70%以上。
关爱“一老”的同时呵护“一小”,社会组织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2020年到2022年,江苏省在册保障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由4400余人增加到1.68万人,这一变化源于“主动发现”工作机制的创新,以“三步排查、四色管理、N重关爱”为核心,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困境儿童“主动发现”机制建设。其中“四色管理”即根据困境儿童监护风险、生理风险、行为风险,进行“红、黄、蓝、绿”四色评估,给予针对性的保障和帮扶。
在镇江市镇江新区姚桥镇,3岁的小雨沫(化名)因为肾病需要长期治疗,家里经济条件较为困难。该镇为民服务中心在排查工作中得悉这一家的情况后,经过核实,将小雨沫列入困境儿童名单,给予政策保障,“主动发现”机制有效地缓解了这个家庭的经济压力。
记者获悉,在持续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础上,江苏省还打造了一系列助困品牌项目,例如,依托乡镇(街道)各类综合服务实体建设了805个达到省级标准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引入、培育了521家儿童类社会组织开展运行服务。
“爱心暑托班”是颇具特色的品牌项目之一。小敏欣(化名)是江苏省响水县的一名学生,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暑假期间,小敏欣参加当地的“爱心暑托班”,爷爷说:“孩子到了‘爱心暑托班’后,有人看护,很安全,还能学习知识,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小敏欣参加的“爱心暑托班”,不少是社会组织承接运营。去年,“爱心暑托班”服务困难群体及有需求的家庭儿童约4.96万人,今年江苏省政府将开设2000个“爱心暑托班”列入了民生实事计划并圆满结课。
“一老一小”重点民生保障工作成效事关广大老年人幸福晚年生活,事关祖国未来与希望。目前,江苏省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持续推进“苏社有为”品牌建设,不断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在助力乡村振兴、参与基层治理等方面不断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展现了积极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