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党的二十大要求,也是许多发展中传统企业必须跨越的一道关口。科技创新能力是传统企业转型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在今年安徽省合肥市政协十五届八次常委会会议上,李芹提交了一份题为《科技创新引领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报告,并建议政府精准对接相应科研机构和科技人才,陪跑转型中的传统企业。
这也是李芹23年来创业创新的经验之谈。
20世纪90年代,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专业毕业的李芹,刚分配到一家国有企业就遭遇了企业破产重组。下岗后的她经历了重重困难,最后成功经营起一家食品厂。随着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她开始遇到转型难题:传统食品,多是手工制作,但保质期短,销售半径也不大,企业发展受制约,并存在同质化竞争。她想做有特色的、规模化生产的健康食品加工,但这就要求企业创新能力要强,科技力量也要雄厚。
为了购买一条自动化生产线,李芹先后到国内多个城市以及德国、荷兰、比利时和日本去考察,都没有找到相应的设备。一家国外研发公司傲慢地跟她说,“我们可以替你开发,但交付期不能确定,所需的资金也非常大。”
不行,就自己干!李芹来到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邀请自己的老师和一位师友加盟创新小组。没有现成的图纸,就自己设计;没有配套的原件,就自己制作。经过16个月的艰辛努力,他们终于成功研制出自动注浆机、自动抓取机器人,一条非标化的全自动生产线打造出来了,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拥有多项国外知识产权。如今,经过多次迭代升级,数字化车间获得省级认定。
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主会场设在合肥,作为受邀的两位女企业家之一,李芹作了现场演讲,并通过电视和网络等新媒体向全国直播。她的演讲主题就是《用核心技术开创食品细分赛道——高血糖人群食品》。演讲一结束,不少风投公司前来与她谈合作。
企业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李芹家里两位老人因患高血糖等基础病不幸过世,这深深触动了她,也让她开始关注老年人的健康品质。目前,全国有不少糖尿病患者,为了忌口,只能食用无糖糕点,可又味同嚼蜡。如何改善他们的饮食,让他们也享受正常人的口福?李芹又转向开发功能性食品。
合肥的“四大名点”是传统糕点,也是合肥老字号,但甜味重,吃起来太齁,不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饮食观。如何发掘“老字号”的潜力,使之成为弘扬合肥文化的一张“新名片”?一位市领导专门找到李芹,给她出了一道“新课题”。几番改良配方后,李芹用安徽的特产瓜蒌籽替代传统的瓜子仁,并融入包公、逍遥津等合肥文化元素,一款甜而不腻、脆而不渣的新口味“四大名点”一上市就获得消费者认可。
在今年的合肥市政协全会上,李芹递交了《关于做好“土特产”文章:重振传统地方标志食品》的提案,提出鼓励支持老字号企业转型升级、建设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等建议。合肥市商务局牵头给予书面答复:接下来和市经信、文旅局、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将加大力度,联合做好合肥特色美食振兴工作。
日前,合肥市政协以“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品牌”为议题开展协商活动。会上,新口味的“四大名点”作为“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联结的成功范例,再次受到与会的市政府相关领导的高度赞许,“替我们做了一件好事。”
从手工小作坊,到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工信部授予的“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设计平台企业,李芹的企业通过推进工业化和数字化融合,闯出传统食品加工业一片新天地。作为政协委员,李芹利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不断为传统食品企业转型积极建言,贡献一份“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