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美术

小画之功:研究与超越——中国小幅油画展

许江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2月01日   第 12 版)

山中方一日(油画) 许 江(全国政协委员) 作

雁山登临(油画) 余旭鸿 作

润 土(油画) 林 茂(全国政协委员) 作

静 物(油画) 杨参军 作

傈僳族小学生(油画) 王胜利 作

郊 外(油画) 雷 波 作

画其实无大小。画大未必不精,画小未必不令人难忘。尺度的问题总以人为依据。古人布指为寸,布掌为尺,舒肘为丈。硕颀男子身高一丈,称谓丈夫。据说,一英寸是三颗最长麦粒的长度;一英尺则是一只脚的长度。由此可见,无论中外,所谓大小,总是依着人的身体和相关事物来判断。小幅油画所指应该是在人的一抱之内。

明代王履《重为华山图序》有言: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目师华山”,即指师造化的自然之功。“心师目”,则指绘画自身的研磨。“吾师心”则指心性的开启,心境的遽升。此最要,亦最难,故放在第一位。小幅绘画俱在怀抱之中,宜于看出其中端倪,正是我辈用功的着意之处。

油画也素有小幅绘画的传统。前两天在京杭各地展出的杨鸣山先生的小幅油画正是一例。十公分大小的画面,天山的无边风景俱跬积于此。雄拔雪岭,苍茫草原,暮色云影,绿野浓影,无不在此熠熠生辉。杨先生的小油画保持着实地写生的生动气息,那种源于自然的生机生气贯注其中。钟涵先生也擅画小风景。他的诸多黄河写生,既有黄河霓光的浓郁的影子,又有某种岁月流逝的苍凉。这些老师们的艺术天性都被独特的自然造化所开发,经过长期的炼化,而呈现风神奕奕的艺术品性,正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本展的题目有“超越”之说。绘画是对自然对象的超越,人的绘画之性是对一般的观看习性的超越。王履在《重为华山图序》中有一言掷地有声:“苟非华山之我余,余其我邪!”如果不是华山让我成为我这样,那我还能怎样呢?在小幅绘画之中,更能够看出这种造化化人的踪迹。更容易看出艺术成长、艺术超越的一步步的履痕。这正是我们对小幅绘画的殷殷期望。

(近日,由中国油画学会和诸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研究与超越——第三届中国小幅油画展(2023)”开幕式在诸暨市鸿一美术馆举行,本届展览共展出入选及邀请小幅油画作品488幅,评选出学术奖作品6幅、优秀奖作品15幅。此文为展览前言,有删节。现刊出部分展品,以飨读者。)

2023-12-01 许江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3657.html 1 小画之功:研究与超越——中国小幅油画展 53,65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