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来,“脆皮大学生”成了大学生群体自嘲新标签。大学生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小事生病,年纪轻轻,疾病不断,被称为“脆皮大学生”。高血压、高血糖、慢性肾炎、脂肪肝、颈椎病、慢性肠胃炎……这些慢性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慢性病年轻化趋势明显,逐渐成了流行病。手机不离手造成的眼睛不适、颈椎病、睡眠质量差,以及虚拟社交带来的心理问题等等,大学生群体健康素养缺失、生活方式不良带来的问题比比皆是。大学生健康问题不仅影响到自身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更会给未来社会发展带来隐形劳动力质量下降和潜在经济负担。
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发布已经两年多了,不可否认,各地、各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在学校校医院建设方面,虽然校医院作为第一道防线,在维护师生身心健康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但目前普遍存在校医配置不足、校医资质不合格、校医待遇差等一系列问题。有的学校甚至没有校医院,只是采取购买服务方式解决了师生最基本的医疗需求,面向师生的健康教育、慢病管理、传染病防控等方面的专业作用难以保障。
在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方面,不少学校健康教育没有纳入通识课程体系,没有结合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制定系统合理的健康教育计划,学生以选修课形式自发寻求自己需要的健康知识,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的观念和意识不强,学生健康素养缺失,遇事除了拨打120其他都不会的情况时有发生。
在学生健康管理方面,学生体检没有统一标准,各学校自行制定,体检频率也没有相应要求,有的学校只有入学体检,入学后到毕业一般不再体检。体检数据没有很好分析使用,没有结合学生体检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新生体质监测与体检、心理健康测试数据没有很好地整合,没有结合“大数据时代”下多种新兴信息技术搭建起包括生活/行为方式评估、疾病风险预警评估、健康教育、体育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等功能在内的智能化综合平台。
在健康教育职能方面,多部门参与各自为政的情况也很常见,学生处、教务处、通识教育中心、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体育教学部、团委等部门分别都有参与,但是缺乏顶层设计,没有紧密结合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和当代大学生实际情况通盘考虑,好像都在管但是常常是各管一段。
健康教育涉及内容、形式、课程课时、师资、教材、渠道、设施、经费投入、考核评估、奖励激励机制等多方面问题,鼓励学校成立健康教育中心,不断提高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整合校内外资源提升健康教育能力,提供高质量健康教育服务,切实把全面提升学生健康素养纳入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