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藏族知识分子。伴随着西藏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发展繁荣,我也有幸接受了从幼儿园到博士的现代教育。正因为如此,我怀揣报效国家的情怀和建设家乡的使命,大学毕业回到家乡,走上了35年的教学科研之路。我和团队聚焦中央对西藏的战略定位,围绕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进行了长期的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解决了西藏一些信息化重要需求,形成了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研究方向,成果广泛应用于涉藏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农牧民群众民生改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等领域,为提升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信息化水平、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升我国涉藏问题国际话语权作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
20世纪80年代,藏文信息系统技术研发刚刚起步。为了维护国家标准化权益和文字主权、奠定藏文信息系统技术基础,国家把研制计算机藏文编码国际标准的重任交给了我们团队。当时我们面临着软硬件条件极其有限、没有互联网等通信手段可以利用、人员和技术条件非常薄弱、与世界上多个国家竞争藏文编码国际标准制定等诸多看似难以解决的困难。为此,我们在短时间内查阅了大量ISO/IEC 10646技术文档,并结合藏文文字特性,夙兴夜寐争分夺秒地起草并提交编码标准提案。那时的很多工作都是从一张白纸开始,有时为了制作一个高质量编码字符集表格,我们往往从早晨开始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然后在第一时间提交ISO相关机构,连续几日熬夜攻关已然成为常态。
回顾35年的教学科研经历,我真切感受到,自己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关怀培养,离不开团队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能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既是党和国家对西藏大学藏文信息系统技术团队30余年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的激励和鞭策,更是对边疆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的关怀和爱护,这为边疆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团结奋斗、集智攻关、勇攀科技高峰注入了强大动能。
我定当倍加珍惜、再接再厉,将个人的理想前途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我将带领团队不断夯实现有的研究基础,积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坚定创新自信和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助力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支撑国家强边富民科技行动,助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赋能边疆民族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致力前沿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加快建成国家级研究平台,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夯实我国在国际藏文信息系统领域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