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政协新闻

陕西榆林市绥德县政协打造“绥时来协商”履职品牌

“大棚协商”解决农业难题

记者 路强 通讯员 马华荣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2月15日   第 07 版)

本报讯(记者 路强 通讯员 马华荣)冬日的陕北大地天寒地冻,但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白家硷镇马家砭村产业园区温室大棚里,一群人正讨论得热火朝天。这是绥德县政协收到委员反映的关于大棚土壤连作障碍和盐碱问题的社情民意信息后,及时召开的一次由县政协委员、白家硷镇党委、马家砭村委会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参加的“大棚协商会”。

由绥德县政协机关负责包抓的白家硷镇是绥德县设施农业大棚数量最多的乡镇,其中马家砭村就有大棚100多座,群众依靠种植蔬菜和芝麻蜜甜瓜,每个大棚年收入可达2万至4万元,是村集体和群众增收致富的稳定收入来源。但经过多年连续种植,大部分大棚都出现了土壤连作障碍或盐渍化问题,后续如不改进,会严重影响产业发展和群众收入。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绥德县政协委员、农业农村局干部陈卫卫向县政协提交了《关于尽快解决大棚土壤连作障碍和逐年盐碱问题》的社情民意信息。

绥德县政协对这份社情民意信息非常重视,决定利用“绥时来协商”平台,组织相关人员走进蔬菜大棚,深入现场一线开展协商,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活动现场,大家就技术、成本、效益以及适用性等进行了详细讨论。最终协商决定,由县政协办、镇政府、村委会三方共同筹集资金,马家砭村委具体组织实施,引进生长快、产量高、成本低的大棚无土栽培作物技术,先行试验示范3个大棚,试验成功后进行大范围推广,推动全镇设施大棚产业转型升级。

据介绍,绥德县政协着力打造“绥时来协商”工作品牌,今年以来就苹果产业发展、马路市场治理等开展专题协商5次,“微协商”、一线协商等36次,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政协力量。

2023-12-15 记者 路强 通讯员 马华荣 陕西榆林市绥德县政协打造“绥时来协商”履职品牌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4326.html 1 “大棚协商”解决农业难题 54,32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