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包含了一系列原创性思想,也蕴含着重要的方法论。坚定文化自信、秉承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作为方法论和基本原则,不仅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也反映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立足点和精神特质。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基于理性慎思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自我认同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和价值理想持有坚定信心和信念。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坚持与发展。这里包括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孕育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年来上下求索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坚持和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二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三是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通过民族精神以其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塑造本民族的人格意识、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由此形成全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发人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文化要保持创造力和生命力,就必然要保持开放性、包容性。平等是开放交融、交流互鉴的前提,包容是开放交融、交流互鉴的动力,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强大的影响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
秉承开放包容,就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与文明。就要坚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我们要善于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秉持平等和尊重,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文明创造性发展。
守正创新是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要求。守正意味着传承,形成历史连续性。创新意味着突破原有文化的局限,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守正的目的和路径。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沧桑而不辍,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所具有的守正创新的品格特征。
坚持守正创新,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守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化建设,维护中华文化基本元素,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要继续推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化自信、开放包容、守正创新,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彼此促进的。文化自信必然会表现为开放包容,开放包容为守正创新提供前提,守正创新的结果则会更加促进文化自信。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自觉坚持和运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方法论,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作者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