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协商

协商故事

都来算算节水账

本报记者 王泳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2月20日   第 12 版)

“这些年,山西省先后实施了中部引黄、小浪底引黄、东山供水、辛安泉供水改扩建等大水网骨干工程,‘三纵九横’的山西水网架构已具雏形,形成86亿立方米的供水能力,供水范围覆盖全省11个市92个县,占全省总面积的72%。”一说到山西水资源配置的情况,山西省政协委员、省水利厅总规划师薛金平滔滔不绝,各类水网工程、数据指标等一清二楚、如数家珍,不由得让人竖起大拇指。

薛金平长期从事水利工作,这次,他全程参与了山西省政协十三届四次常委会会议课题的调研。

“地表水、地下水、黄河水、再生水没有形成合理的差价,这是我们水资源利用和配置不科学的主要原因。以太原市为例,黄河水供呼延水厂水价每立方米2.28元,加上制水和配水后的总成本是4.19元,而取用地下水成本为每方1.59元。目前我省设区市居民水价每方2.85-4.25元,且内含0.95元的污水处理费,水价低于周边省份。再生水深度处理成本较高,每方4-6元,与黄河水原水直供水价3-4元、地下水1.59元的成本相比,不具备价格优势。”常委会会议上,薛金平给大家算了一笔账,列举详细数据,分析存在问题。“算好价格账、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是缓解我们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

“我想到一句话,如果不节约用水,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自己的眼泪。我们要算好节约账,发挥科技在高效节水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10月12日召开的专家咨询会上,刚刚结束省外调研的省政协委员、省科技情报与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放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我们在高效节水科技方面,应当研发哪些关键技术?如何发挥山西省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如何激励和强化节水科技成果转化?”带着这样的思考,张放陶利用省外专题调研机会,深入交流、刨根问底、做足功课,在向常委会会议提交的《在黄河流域推广转化高效节水科技成果的对策建议》中提出,在精准节水灌溉控制、管网漏损智能化监测、有机旱作农业等方面,加快进行先进技术及设备研发,以最快速度找到解决方案。高质量建设山西省黄河实验室、后稷实验室,提升战略科技力量。设立省级节水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出台引导基金、子基金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等。

万荣县地处黄土高原旱塬地带,土厚水深、十年九旱,一句“宁给一口馍、不舍一口水”道出了万荣县的缺水状况。

“万荣县提出用足黄河水、用好地表水、涵养地下水的思路,在优化水资源配置和高效节水方面,作了大量艰苦工作。先后实施北赵引黄、西范东扩、夹马口北扩等3大水利工程,持续优化供水结构。全面推广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实现每亩年节水160立方米。”在9月18日召开的省市县政协联动调研工作座谈会上,省政协委员、万荣县政协主席尉艳梅动情地说。

围绕这次会议主题,尉艳梅在发言时也给大家算了一笔灌区养护账。“目前的水价不能真实反映水的使用价值,加上收费机制不完善,缺乏检查和监督措施,导致水费管理处于低水平、低效率状态,不利于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和持续发展。按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万荣县北赵灌区每年的维修养护费用应为1271.67万元,但是近3年的实际维修养护费用远远低于这一金额。长远地看,低成本水价的运行,既不利于灌区的发展,也不利于客水资源的利用。”她建议统筹各方利益,加强供水成本核算,制定科学合理的水价标准,使供水事业得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党员委员,我要带头履职尽责,结合专业所长,高质量建言献策;作为水利厅总规划师,我要充分吸纳委员们提出的好意见好建议,细化工作举措,抓好工作落实。”常委会会议结束后,薛金平满怀信心地走出会场。

挖掘每一滴水的潜力,积攒每一滴水的能量。薛金平和委员们将围绕优化水资源配置和高效节水工作,继续深入调研、建言,为助力山西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发出政协好声音、作出新贡献。

2023-12-20 本报记者 王泳 协商故事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4568.html 1 都来算算节水账 54,56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