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023青岛企业100强”揭晓。榜单上又多了一家“千亿级”企业。青岛海发集团凭借1068.43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时蝉联2023青岛服务业企业收入50强第一名。
因何能得此殊荣,获得亮眼成绩?这成为青岛市政协聚焦探讨的焦点。12月7日,青岛市政协赴青岛海发集团开展调研协商活动,在调研协商中抽丝剥茧,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如果说,国有企业汇成一排排波浪,似游龙翻腾,前仆后继,纷纷涌上海岸,那青年人才就是一队队抢滩登陆的士兵,个个奋勇争先,成为建设的主力军。
“青年人才富有朝气、思维活跃、敢为人先、勇于创造,是企业创新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国有企业应着力建设青年人才队伍,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人才供应链。”……协商现场,委员们通过剖析海发集团典型案例,以点到面,面对面探讨青年人才培养工作。
“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因为我们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大力倡树‘实干家’导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人才’战略,着力打造一支实干实绩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青岛海发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楷介绍的经验,给委员们打开了新思路。
“国资委搭建桥梁,进一步畅通了青岛国资国企系统各领域优秀人才间的交流渠道,为民营企业集聚高质量人才起到带动示范作用。”市政协委员、乐通资本集团董事长、青岛市港澳创新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邹晨阳认为,留住青年人才,要有创新、创业、创意的沃土。高端产业是当前青年人才聚集的重点领域,建议围绕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产业、创意产业等高端产业,打造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平台。
抓好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人才常态化工作机制,需要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对此,市政协委员、青岛金沙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浩霖建议,国有企业应当基于人才成长规律设计青年人才培养和发展体系。聚焦青年人才能力素质提升,从新入职员工抓起,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递进培训培养的结合,开展阶梯式、系统化培养。采用人才池、人才库等发展方式,对人才的成长进行专人专项的跟进。对优秀年轻人才及时提拔重用,对考评不理想的青年人才则需要运用合理科学的机制进行提醒和监督,确保青年人才队伍始终保持良好的生态循环。
青年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潜力和后劲所在。青岛当前存在本土人才流失、城市缺乏活力等问题,如何吸引青年人才留下来,成为委员们建言的主题之一。
“聚焦青年视角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成人才公寓,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推出更多让青年乐于参与、获得感强烈的品牌活动,让青年们深爱这座城,在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中奏响青春奋斗的华美乐章。”市政协委员、青岛青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崴建议。
“国有企业青年人才培养是国有企业高质量稳定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必由之路。”市政协委员、西海岸新区政协主席逯鹰表示,今后将持续为青年自我奋斗提供广阔舞台,引才、育才、留才,推动青年人才成为城市发展的最佳拍档,让更多优秀人才融入青岛、扎根青岛、奉献青岛,让天下英才“会盟”山海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