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凌云
近年来,重庆市渝中区大力拓宽社会力量参与信访工作制度化渠道,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在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上的独特优势,依托“走进社区、走进群众”实践活动平台,把240名政协委员划分到11个政协街道联络委,深化政协委员“联系群众”“联系基层”“联系企业”听取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难题的“三联系”机制,依法及时就地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矛盾,助力把可能引发信访问题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金点子”转化为“金钥匙”
“人民建议好,公交候车座椅增加了。”在居民群众给区信访办寄来的信件中,周先生信上的一行红笔手写标题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周先生在收到人民建议办理情况的回复后,在回复件上写下的。
今年初,身有残疾的周先生提出了关于增设公交候车站座椅的人民建议,希望在红岩村至大礼堂沿线的公交站台增设候车座椅,为周边群众提供便利。区信访办对该建议进行了梳理,并与区政协委员、区残联理事长李剑功等人一起到实地调研,结合沿线公交站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在市、区相关部门的共同推动下,市站台公司优先在红岩村沿线的华村、瑞天路、企业天地等5座公交车站安装了候车座椅,有效解决了群众反映的问题。
公交候车站座椅的增设,是政协委员推动人民建议转化落实的成效之一。今年以来,区信访办共收到人民建议22条,在区政协委员的支持和推动下,14条建议被纳入政协提案,4条建议已经实现转化,切实将一批人民群众的“金点子”变成了推动发展的“金钥匙”。
“渝事好商量”解难题
“西三街连接市场处的排污管年久失修、经常堵塞,导致污水横流,建议修缮更换。”不久前,区政协委员任艳把信访接待中收集的问题带到“渝事好商量”协商会上,与相关单位现场协商、达成共识,并签订了协商意见书。
今年以来,全区将政协委员进基层纳入干部大下访大接访大走访重要内容,政协委员每周到各级信访接待场所坐班接访,现场回应群众关切,及时有效推动解决群众问题。对一些涉及单位多、问题争议大、现场解决难的民生问题,政协委员坚持跟踪办理,依托“渝事好商量”协商会等平台,促使涉事各方持续开展协商,共同推动问题解决。
联系企业 服务发展
位于南纪门街道的山城巷是重庆市级夜间经济示范区,每天都有众多游客驻足打卡,而其中有一家茶饮店生意十分火爆,时常有客排队购买。这家茶饮店的入驻开业,离不开政协委员的贡献。
据了解,山城巷运营公司与该店铺原承租人曾发生合同纠纷,导致该店铺长期未开业,双方均承担了较大经营损失因而上访。区信访办会同南纪门街道等单位组建专班,全力推进解决这一矛盾。区政协委员林莉积极协调搭建沟通平台,组织双方开展调解,提出引入其他茶饮企业接手租赁的“腾笼换鸟”之策,最终涉事双方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成功化“两难”为“三赢”。
今年以来,渝中区持续深化政协委员“联系企业、服务发展”工作机制,通过让政协委员参与到涉企信访问题的调处、化解等工作中,以政协委员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为企业解决信访难题,助推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