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3月24日,八路军晋察冀第二军分区四团夜袭上社镇日军据点,使敌人损失惨重。25日,日军派兵“报复”,被四团设计诱敌至上、下鹤山地区,加以歼灭。此次战斗,八路军给予敌人以沉重打击,有力挫败了日军进犯晋察冀边区的企图,坚定了根据地军民抗日必胜的信心。
从容部署
1937年9月下旬,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副师长聂荣臻率领师独立团、骑兵营、教导队和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各一部以及地方工作团部分人员共约3000人,在山西省五台山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至11月上旬,上述部队和地方抗日武装基本控制了平绥、正太、同蒲、平汉4条铁路干线之间的广大地区。11月7日,中共中央的决定在五台山地区成立晋察冀军区,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1月24日至12月22日,晋察冀军区部队打退了日军两万余人对边区的围攻,歼敌千余人,使根据地在敌后“站稳了脚跟”。1938年,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连续对平汉、平绥、同蒲、正太、平津铁路进行破袭作战,并挫败日军的多次进攻,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
八路军在华北各地抗日游击战的不断胜利和根据地的发展,引起了日军的极度恐惧。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采取“保守占领区为主”的方针,将作战的重点指向华北八路军。敌人不断从华中、华南正面战场抽调兵力到华北前线,并制定了“治安肃正计划”,加紧“扫荡”根据地。
针对敌情,八路军制定了坚持平原以巩固山区,巩固山区以支持平原的相应对策,使主力机动于平原和山区之间,对日军的进犯进行了充分的迎战准备,并集中兵力,对深入根据地比较孤立的日军予以歼灭性打击。
1939年2月开始,晋察冀军区积极贯彻落实上级的指示精神,按照八路军前方总部的整军训令,对全区部队分期分批进行整军。整军后,晋察冀军区下辖四个军分区和六个主力团。其中,第二军分区辖第四团,由韩伟任团长,萧文玖任政治委员。第四团在整军中,进行了形势教育,开展了军事训练,不仅人员得到了补充,武器装备也有了改善。经过整军后的四团干部战士思想面貌焕然一新,求战情绪十分高涨。
二分区所在地位于正太铁路以北的河北和山西交界处,是晋察冀军区的西大门,军事地位十分重要。1939年以来,日军不断派兵到二分区“扫荡”,均遭到二分区军民的有力反击,被打得损兵折将。
夜袭破敌
日军不甘心失败,命日军独立混成第四旅一部进占山西省盂县上社镇,企图以此为基地,对二分区进行“蚕食”,继而将占领区扩展到滹沱河两岸。
第二军分区首长得到情报后,立即命令四团出击,坚决消灭来犯之敌,保卫抗日根据地。根据军分区首长的指示,四团于3月20日夜由五台县境内的豆村地区南下,22日进至上社镇东北集结。
据侦察员报告,盘踞在上社镇的日军有一个中队兵力,拥有轻、重机枪和小钢炮等武器。这股敌人占据该地时间较短,虽然仓促间修筑了工事,但并不牢固。四团领导经研究后决定夜袭,一举“端掉”敌人的据点。
24日午夜,四团参战部队秘密来到预定位置,四团第三营率先发起进攻。突击队员很快夺取了上社北山的两个堡垒,并攻入镇内。日军从睡梦中惊醒,组织力量反击,被三营战士“一顿”手榴弹打了回去。
敌人见反击无望,只得退入几所坚固的住宅,凭借武器优势拼命顽抗。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八路军击毙敌人50多人。但因天近拂晓,敌人飞机赶来扫射轰炸,为了避免伤亡,四团指挥员随即命令战士们主动撤出战斗,转移到上社以东一带隐蔽。
英勇阻击
对于“撤出战斗”,有的战士表示不理解,指挥员遂向各级指战员传达指示:“根据以往经验,敌人挨了打后,一定会派兵向根据地‘扫荡’‘报复’。我们就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埋伏,等敌人来,在路上打他个有来无回!”战士们听后顿时情绪高涨,立即抢占有利位置,加紧准备武器弹药,耐心等待敌人的到来。
25日清晨,据侦察员报告,驻盂县县城敌人出动300余人,在飞机掩护下进入上社镇,和里面的残敌会合。正午时分,上社镇的敌人分为南北两路出动,在大炮的掩护下,向上、下鹤山方向进犯。一切正如四团指挥员所料。
四团团长韩伟迅速登上大水头的西山,在此设立了指挥所。韩伟经观察后,立即命令通讯员跑步通知在上鹤山、秋林坪之间的一营和在窄门村的二营立即出动,迂回到敌人侧后,协同正面阵地的三营围歼敌人;同时命令三营必须守住大水头以西一线高地,以待团主力迂回后围歼敌人。
按照指挥员部署,三营营长彭光炳命令九连连长姜启武马上带部队抢占上鹤山主峰的1480高地,七连占领主峰右翼的1147.9高地,两个连分别从正面阻击两路敌人,迫使两路敌人向中间靠拢;八连在指挥所稍后的1450高地上,作为该营的第二梯队,随时准备支援。
九连指战员接到命令后迅速向1480高地攀登。敌人发现了九连,于是派出部分官兵,疯狂向山顶攀爬,企图抢在八路军之前占领制高点。当敌人爬到半山腰时,九连战士已经登顶成功。在九连的猛烈打击下,敌人被击毙十余人,幸存者慌忙逃下山去。
此后,山下敌人开始用迫击炮和山炮向九连阵地轰击,九连战士隐蔽在巨石后躲避敌人的炮火。当敌人开始冲锋时,战士们立即回到工事,利用险要地形,向敌人射击。战斗中,九连连长姜启武不幸被弹片击中,壮烈牺牲,指导员周同立刻接替指挥战斗。他一面指挥,一面连续投弹48枚,炸死了不少敌人;三排长易先兰右手负伤,就用左手单手投弹;一排副排长李文林、一班战士张焕龙负伤后,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全连指战员连续和敌人激战两个多小时,虽遭受很大伤亡,但仍顽强坚持战斗。日军数次冲锋均被打退,竟然施放毒气。九连指战员尚不具备预防毒气的经验,不少战士接连放毒气袭击而被迫退出了阵地,1480高地失守了。不久,七连战士也由于敌人施放毒气而无法坚守,1147.9高地经过反复争夺后也被占领。日军占领制高点后,立即架起迫击炮,居高临下向八路军射击,三营营长彭光炳见状,亲自指挥七连反击,在战斗中身负重伤。
成功合围
危急时刻,四团副团长曾保堂率领第一营成功迂回到敌人侧后。赶到战场后,第一营一面以一部从敌人右翼发起进攻,成功牵制住敌人部分兵力,一面派出部分战士支援三营七连,向1147高地发起进攻。韩伟见援军到来,立即抓住时机,命令预备队八连投入战斗,配合九连夺回1480高地。八连和九连的战士们在副营长李学琴的率领下,勇猛地向山上冲去。高地上的敌人早已疲惫不堪,突然见八路军的生力军杀到,惊恐万状,只得硬着头皮迎战。八连和九连战士们越战越勇,很快冲上了高地,由于制高点的丢失,日军无奈之下只好交替掩护着向上社镇溃退。一营、三营指战员不顾疲劳,同时向敌人发起追击战。战斗中,一营营长洪大平不幸中弹牺牲。
战斗持续到傍晚时分,敌人虽一路狂奔,但始终无法摆脱一营、三营的追击。突然,在敌人撤退的道路上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原来,四团政委萧文玖率领二营从窄门村出发后,首先击溃了上社镇赶来增援的另一股敌人,然后经过急行军赶到了战场,切断了敌人的逃跑之路。
见二营杀来,一营、三营指战员军威大振。四团前后夹击,很快将残敌包围起来。冲锋号响起,战士们发起了最后的攻势,很快把敌人分割成“几块”并加以消灭。残存的日军为了逃命,在山沟里到处乱窜。领队的日军中队长石冢带着几个日本兵被四团战士们包围在一块巨石下。石冢还企图顽抗,被四团战士当场击毙,其他几个日本兵见状,投降当了俘虏。
至此,经过7个小时的浴血奋战,四团赢得了这场歼灭战的胜利。此次战斗,四团击毙日军300多人,缴获步机枪近200支,战马十多匹及其他军用物资。一名在战斗中被俘的日军也不得不承认,上、下鹤山战斗,让他见到了“真正的中国军队”。
战后,四团指战员受到了晋察冀军区首长的表彰。
(作者为北京市文史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