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讲坛

中华诗文蕴含中华文明的精髓要义

刘宁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1月08日   第 11 版)

▲刘宁

▲刘宁部分著作

▲费孝通《乡土中国》

▲王维《千岩万壑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主讲人:刘宁

主讲人简介:

刘宁,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古典文学与文献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典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唐宋诗文与学术思想史研究,著有《同道中国:韩愈古文的思想世界》《唐宋诗学与诗教》《汉语思想的文体形式》《唐宋之际诗歌演变研究》《王维孟浩然诗选评》等,译著《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主编《诗者天地心:当代诗词名家讲诗词》,在海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编者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中华诗文传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演进所形成的文明精髓,是中华文明走向未来的重要精神文化基础。传承弘扬中华诗文传统,推动中华诗文传统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更好地赓续中华文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本期讲坛邀请刘宁委员深入解读中华诗文蕴含中华文明的精髓要义。

诗文对中华文明的重要意义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数千年来,内涵丰富的中华诗文传统对于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古人云:“诗者,天地之心也”“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诗文是中华文教的核心载体,是传统士人的必修课,它并非一般的辞章之学,而是发挥着养成心灵、化育天下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要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诗文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明的灵魂所系,传承发展诗文之道,对于赓续中华文脉有重要意义。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历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华诗文的传承发展经历某种曲折;当前网络新媒体传播的流行,对诗文传统的弘扬也面临某些误区。这些问题需要站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加以重视和反思。

高度重视诗文是中华文明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重要特点。诗文对中华文明精神文化建构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诗文养育中华文明的主体心灵。

人是文明的主体,是文明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中华文明代代相传,不断开拓创新,离不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担当与创造。中华诗文对养育丰沛的心灵、塑造独立担当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古典诗文追求作者主体心志的真诚表达,《毛诗序》主张“诗言志”,提出“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词论家主张“真为词骨”,强调作者要真诚地表达内心,不应流于虚伪。言为心声,始终是诗文创作最受推重的原则。被誉为“诗圣”的大诗人杜甫,以“文章千古事,得失存心知”自道创作心志。他认为自己的作品,要接受历史的检验,绝不会被一时一地的好尚所左右。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被后人誉为“百代文宗”,他同样表达了不苟流俗的坚强信念。他说要达于文章至境,必须“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力”(《答李翊书》),要摆脱外在干扰,专心涵养,要超脱眼前的毁誉,尤其要在人们的赞扬声中保持清醒。中华诗文的一篇篇佳作背后,正是无数这样丰沛的创作心灵。前代诗论家称赞唐诗的繁荣:“家家怀和氏之宝,人人握灵蛇之珠。沈、宋之典重,四杰之雅丽,李、杜之雄浑,王、孟之闲适,卢、李之险怪,韩、孟之高亢,张、王、元、白之工于序事,温、李、冬郎之善于言情,美矣备矣,蔑以加矣。”(王文濡《唐诗评注读本序》)这是艺术风格的多样,也是诗家心灵性情的丰富。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传诵后世,“八大家”也各具风神,韩愈之雄奇开阔,欧阳修之平易自然,苏轼之才情焕发,王安石之简劲峭折。诗文作者丰满充实的精神主体,在创作中得到充分展现。无数读者诵习诗文,其心其情与作者相通,自身的胸怀襟抱也得到涵养与陶冶。诗文让人与人相知,让心与心碰撞,从而养成人才、造就文明传承创造的主体心灵。

第二,诗文传承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

中华诗文追求风雅之道,追求文以明道。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通过诗文的传习创作而代代相传。杜甫追求“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戏为六绝句》其六),他的诗歌表达了“志在天下的人生信念、推己及人的仁爱境界,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沉重深广的忧患意识”(参见莫砺锋《杜甫评传》),其“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怀,激励了无数士人。李白的天真豪放、清新自然,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自由精神的向往。他的浪漫主义精神是“热情的、积极的……这是属于人民的歌唱”(参见林庚《诗人李白》)。王维空灵自然的山水诗,体现了中华文明对自然与自我的深邃思考。在文的领域,韩愈以“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气魄开创古文传统,其古文以拟圣精神、定名追求、绝对信念、勇毅激情建构了“同道中国”的文明理想。“同道中国”超越乡土家族、身份门第的束缚,展现了中华文明开阔而普遍的视野,理解中国,我们既要看到费孝通先生立足乡土社会所揭示的“乡土中国”,也要看到以古文为代表的中华文教所建构的“同道中国”。韩愈古文被欧阳修、苏轼等古文家接续开拓,形成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传统,随着古文在千年间的代代传诵,“同道中国”的精神深深地镌刻在中国人的文化气质之中,成为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与未来需要认真对待的精神文化遗产。(参见刘宁《同道中国:韩愈古文的思想世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诗文始终担负着传承建构文明核心价值的重任,成为中华文教的核心载体。

第三,诗文塑造中华文明的思想方式。

中国作为文教大国,其精神的创造、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处处都表现出对“文”的重视。《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不仅自然事物有“文”,社会事物亦有“文”。政治礼仪、典章制度、文化艺术,均可称“文”。人的服饰、语言、行为、动作,亦可称“文”。“文”贯通天地自然与人文社会,人文是人的创造行为所表现出的形式。南朝思想家刘勰认为“文之为德也大矣”。诗文又是人文的精华:“(人)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韩愈作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追求“文以明道”,其《谏臣论》言士君子当“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韩愈对“文”的意义给予了充分重视,主张“文道并重”。其《答陈生师锡书》云:“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辞。”在《答李图南秀才书》中说:“然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文”对于韩愈来讲,表达了古文作者的主体自觉,展现了精神修养的丰富内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其《进学解》云:“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韩愈对“文”的丰富性的追求,表现出闳中肆外的气魄。

中华文明的思想方式,带有文道合一的显著特点,精神与文化的进步,往往并不孤立强调理念的开展,而是注重在文道合一中,实现对社会生活的整体推进。诗文作为“文”之精华,深刻参与了“文道合一”的文明演进之路。

主体心灵的养成、核心价值的传承、思想方式的形塑,构成了中华诗文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都与诗文之道的涵育密切相关。诗文传统追求传承与创造的统一,杜甫的诗艺既集古今之大成,又开后世无数创造的法门;韩愈古文在“约六经之旨而成文”的同时,表现出“自树立,不因循”的创新气魄。诗文传统实现统一与包容的融合,韩愈的“文道观”,将中华道统的统一性与文的多样性相融合,建构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精神文化传统;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也在诗文以文化人的教化之道中有突出体现。

走出诗文传承的盲区和误区

中华诗文蕴含着中华文明的精髓要义,深刻理解中国,离不开对诗文传统的深入把握。晚清曾国藩云:“舍文字无以窥圣人之道。”(《致刘孟容书》)近现代学者吴闿生云:“古今多少英豪俊杰,他们著作书籍,莫不极意讲求文章之精美,所有精心结撰的微言奥义,大抵埋藏于隐奥之间,隐约于言辞之表。苟非精通文学,何能了其奥义。所以欲通国故,非先了解文学不可。”(《莲池讲学院开学演词》)中华诗文传统不是普通的辞章与歌谣,对于理解中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所有中华文明的研究者需要给予充分关注的内容。要完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需要关注中华诗文传统的重大文明意义,从而深化对中华文明的认识。这在当前显得尤为迫切。

首先,走出“诗文盲区”,才能深入理解中国。

当前有关中国思想社会和文化的研究,对古典诗文的意义关注不足,研究上的“诗文盲区”十分明显。很多研究者在开展中国研究时,忽视诗文传统的价值,甚至完全漠视这一传统的存在,将古典诗文仅仅当作一般的文献材料,缺少沉潜与体味,难以把握其精神内涵。带着“诗文盲区”来理解中国,就很难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精髓。这个问题不始于今日,而是深植于现代文化学术转型的内在困境。近代以来,传统诗文之学日见衰落,新文化运动推翻“桐城谬种,选学妖孽”,其主张所存在的片面之处,消解了古典诗文的神圣内涵。现代学科体系中的文学学科,也缺少对诗文综合文化意义的关注。对于理解中国文明,古典诗文之学的意义日见边缘,很多人将其简单视为辞章雅好,无关宏旨。这是诗文之学的损失,也是中国文明研究的巨大损失。20世纪阐释中国文化最为活跃的学科如史学、哲学和各类社会科学学科,对诗文传统的意义普遍缺少充分的关注,其研究的“诗文盲区”亟须突破。

此外,中外学术交流是近代以来推动中国学术前进的巨大动力。然而,古典诗文作为中国古典传统最精微的内容,在中外学术交流中往往遇到困境。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隔阂,中国古典诗文的跨语际交流困难很多,解读会遇到很大挑战,大量海外有关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研究,难以充分关注中国古典诗文。当然,也有不少优秀的海外学者对古典诗文有很深的认识,这些学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往往能带来深刻启发。例如,日本著名汉学家内藤湖南提出“唐宋变革说”,对中外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个学说的提出,和内藤湖南深厚的中国古典诗文造诣密切相关。在古典诗学与文章学中,唐宋诗之争、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都是持续千年的诗文课题。中唐在诗文之变中的枢纽地位深受关注。清人叶燮称中唐不是“一代之中”,而是“百代之中”。他在《百家唐诗序》中说:“吾尝上下百代,至唐贞元、元和之间,窃以为古今文运诗运,至此时为一大关键也。”陈衍则提出:“余谓诗莫盛于三元:上元开元,中元元和,下元元祐也。”沈曾植则云:“吾尝谓诗有元祐、元和、元嘉三关。”(《与金甸丞太守论诗书》)这里都把“元和”视为诗运的重要转关期。至于韩愈大变八代之文,易骈为散,开创古文,更是文章家公认的文运转关。

内藤湖南对唐宋变革的界定,与中唐的诗运、文运之变完全同步。诗文是社会文化精神最集中而深刻的反映,诗运、文运的转关,折射了社会文化的变迁。内藤湖南是一位深通诗文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深厚的诗文素养,让他的社会历史研究能够深入中国社会的血脉与肌理,深入捕捉到中国社会变化的节奏。遗憾的是,20世纪以来的社会历史文化研究,越来越削弱了与诗文的联系,带着“诗文盲区”展开的中国思想与社会观察,固然可以理论愈发精密、论证愈发翔实,但对文化的洞见与穿透力都会减弱。在对“唐宋变革说”不断的反思中,学界提出了许多新的历史分期见解,希望关注“唐宋”之外其他的历史转变节点,但这些新见解为何没有引起如“唐宋变革”般强烈的反响?这和“诗文盲区”不无关系,这些新的思考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对诗文的关注,难以像内藤学说那样,关注到中国社会肌体的生命脉动。大量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引进,对20世纪的中国学术产生重大影响,但这些理论对于阐释中国的诗文之学,普遍存在明显局限。中外学术交流打开了观察中国社会文化的许多新视野,但这些新视野往往难以充分关注中华诗文传统,“诗文盲区”的存在,是现代学术发展中的一个结构性困境。

现代研究者无论从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哪一个角度观察中国社会,倘能对古典诗文有深入体会,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精神,理解由具有独特精神世界的中国人所构成的中国社会。例如,韩愈古文追求“拟圣”,但绝非一味道德说教,而是以生气淋漓的情感、磅礴的气象,在凡圣相即、情理圆融中,表达道德的普遍主义和理想主义。这就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精深与精微之处,如果只将古文视为一般遣兴随笔,就无法在古文的带领下,理解中华文明的精髓。

中华文明研究需要充分走出“诗文盲区”,要打破学术分科的壁垒,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应普遍增强对中华诗文传统的认识。传承和弘扬中华诗文,对于中华文明的研究者、阐释者、传播者,尤其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可忽视的基础。

第二,新媒体传承诗文,要避免误区。

近年来中华大地掀起学习古诗文的热潮,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不断推进,电视媒体相继制作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中华好诗词》《典籍里的中国》等一批观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综艺节目,这类电视节目在中央台、地方台播出,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其影响传遍大江南北。

短视频也越来越成为诗词传播的重要方式,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古典诗词类短视频。许多学者专家也陆续进驻B站、小红书、抖音、快手,讲解分享古典诗词。2022年6月,抖音、字节跳动公益、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华书局共同推出短视频版《唐诗三百首》。“抖音唐诗三百首”抖音号发布的74条视频,短短两个月播放量就突破4000万,点赞量高达58万。据2022年上半年发布的《抖音古诗词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古诗词在抖音上累计播放量178亿,同比增长168%。古诗词的演绎形式正日益多元化。李白、苏轼、李清照、王维、白居易、杜甫、辛弃疾、屈原、陆游、李商隐位列抖音最受欢迎的诗人排行榜前十位;《相思》《将进酒》《春晓》《琵琶行》《春江花月夜》位列抖音网友最喜欢的唐诗前五名。“00后”喜欢将诗词与说唱结合起来,“90后”则更爱用舞蹈复现诗词之美,“80后”最喜欢用朗诵的形式感受诗词魅力,“70后”则偏爱通过观赏戏曲理解诗词。

新媒体拓宽了诗文传承的媒介手段,通过图像、说唱、戏剧等形式传播诗词,有别开生面的效果。诗歌类短视频中还出现了“诗词串烧”“诗词rap”等新形式。这些都让诗词传播更加生动有趣。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也容易带来一些传播误区。中华诗文是汉字所书写的汉语书面语的精华,阅读古典诗文,始终要关注汉字及汉语语言艺术这个根本。诗文的丰富意境和深邃内涵,离不开对汉字的理解,离不开对汉语语言艺术的深入把握。通过阅读书写古诗文,体会其语言艺术,可以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思考,这不应被新媒介的声光图像过分削弱。

林庚先生等学者曾指出,中国山水诗由汉字书写,汉字独特的形体结构,对山水诗艺术的建构有着重要作用。古典诗歌语言本身所引发的丰富联想,很难被完全具象化。诗歌艺术与戏剧艺术、叙事艺术有着明显的差异,将诗意改编成说唱、戏剧、故事,似乎显得更生动活泼,但很可能限制了对诗意更充分的体会。诗词传播应始终注重因文见义,注重字句的讲解,诗句的吟咏,诗意的品味。当前,有些诗词传播的做法,善于创设贯通古今的诗词学习情境,引导读者去品味诗句,很见巧思,比如西安莲湖区青年路小学门口的步行道,上面书写着“再见少年拉满弓,不惧岁月不惧风”“少年自当扶摇上,揽星衔月逐日光”“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等诗句。一边是当代少年的蓬勃身影,一边是古老诗句中的少年意气,两相融合,激发人们品味古老诗句的兴趣。新媒介的运用,应该始终以维护汉语语言艺术的神韵为根本。如果忽视了这个根本,一时火爆的传播,很可能因失去诗文恒久的语言艺术魅力,而很快被观众厌倦。

总之,中华诗文传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演进所形成的文明精髓,是中华文明走向未来的重要精神文化基础,要深入传承弘扬这一传统,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强,从而更好地赓续中华文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2024-01-08 刘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5454.html 1 中华诗文蕴含中华文明的精髓要义 55,45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