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教育在线

育人需要“破边界”

——访全国政协委员,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洪伟

本报记者 朱英杰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1月10日   第 09 版)

洪伟,全国政协委员,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校长。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

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强调到“十四五”时期末,政府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的统筹领导更加有力,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健全。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而当前,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各主体间如何厘清职责、密切协作,进而共同托举强国一代的成长?洪伟委员在思考、更在探索和行动。

——编者

在协作共育的实践探索中,要逐渐引领学生实现从书本中成长到社会服务中成长的转变,引领家校社协作实现从单向付出到多方共赢的转变。倘若能做到这点,传统的班级边界、学校边界便能够被打破,学校的围墙也将变得模糊起来,学校亦不再是孤岛。所有教育因子像空气一样充盈在学生成长的引力场中,形成泛在链接,共同托举着学生的成长。

▶▶▶ 协同育人仍挑战重重

2023年,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第一次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洪伟校长便递交了一份提案,推进家校社协同,真正地形成合力。身处教育一线,洪伟表示:目前教育生态环境离理想境界还差得很远,家校社协同还道路漫漫。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去年“两会”期间,您曾围绕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提交提案。基于您的调研与实践,当前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上还存在哪些问题?

洪伟:是的,我和所在学校长期关注协同育人体系建设问题。可以说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过往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存在的体系零散、落实表面、合力弱化的问题,但是依然有难题亟待破解。

一是责任不明。家庭教育功能单一和“错位”问题还普遍存在。受功利性、短视化等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家长与孩子们陷入唯分数、唯升学等种种焦虑之中,而忽略了价值观念、意志品质、责任担当等方面的养成。

二是合力缺乏。学生生活被割裂倾向明显。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在教育中各起炉灶,学生的学习与家庭、社会脱节。学生本该与家人相处、走入社会、开阔眼界的机会被剥夺,育人空间被挤压。这都进一步造成了知识与情境分离、学习方式陈旧、学习负担持续加重等问题。

三是机制缺失。协同育人形式化、表面化的问题比较突出。学校、社会、家庭协同育人通常以家长会、开放日、各方资源利用等方式为主。学校、家庭、社会往往把协同育人工作当作工作任务,完成方式单一、实施随意。同时,家校社协作也存在学校对家长单向输出、向社会单向索取,即简单要求家长、社会配合学校的问题。这也使得家校社的协作没能触及深层结构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脱离了真实的教育现场。

▶▶▶ 史家探索:“无边界”理念引领多方协作实践

在教育部官网上公布的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中,洪伟委员率史家胡同小学以“‘服务中成长’: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为题,获得了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先行者,你们做了怎样的探索?

洪伟:首先我们研发了共育课程,在“无边界”课程理念下,在家校社协作中打破学校围墙,走出教育孤岛,构建了两级(国家课程、选择性课程)三层(核心课程群、综合课程群、拓展课程群)的无边界课程框架,开创了家校社共育课程品牌。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何为“无边界”课程理念?

洪伟:在史家胡同小学有这样一个生动案例。20世纪60年代,史家的学生被课本中共产主义战士安业民的英雄事迹所打动,带着致敬英雄、服务人民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他们曾打破传统的班级界限,自发组建安业民小队,积极开展服务社会的活动。后来,学校始终秉持开放服务社会的心态。组建了“阳光公益社”,这也是全国第一个在民政部社工学会备案的学生公益社团。接着,学校将书本学习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创建了服务学习项目。在这一系列服务社会活动的迭代升级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实现了更深层次的有机结合。

在此背景下,传统的班级边界、学校边界被打破。学校的围墙变得模糊起来,学校也不再是孤岛。学校的理念、课程、教学、评价、资源等固有边界都在被打开,所有教育因子像空气一样充盈在学生成长的引力场中,形成泛在链接。因此,在协作共育的实践探索中,开始逐渐引领学生实现从书本中成长到服务中成长的转变,引领家校社协作实现从单向付出到多方共赢的转变。同时,着力突破诸多学生成长的传统边界,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显在效应与潜在效应融合。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在教育部官网上公布的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中,我们看到史家胡同小学以“‘服务中成长’: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为题,获得了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在这一案例中有哪些关于“无边界”理念的经验可以分享?

洪伟:在我看来,要想做好家教社协同育人工作,形成1+1+1大于3的育人合力,不仅要关注实践策略,更要注重机制的形成。

实践中,我们学校在党组织的引导下,以建立互学共进的新型家校社伙伴关系为重点,用项目推动家庭、学校、社会从单向沟通到多维互动,建立起党建引领、项目牵动、专业支持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机制。

具体来讲,一是通过党建引领,明确立德树人的方向。学校创新设立家校社党支部,有机整合德育与班主任、班级管理、少先队教育、心理辅导等各方的力量,并吸纳家长、党员代表、社会人士作为支部的临时成员,为协同育人工作建立了组织保障。在这基础上,学校还纵向打通了党、团、队育人链条,横向拓展了家、校、社育人格局。

二是项目牵动,构建家校社成长共同体。围绕学生发起的公益服务的项目,家长、社会人士、教师和学生组成共研、共商、共享的学习共同体,一起走进教育、教学的现场。其中,学生是服务项目的中心,是发起者、设计者、实践者,承担着发起制定项目、组建服务团队、承担项目的主要任务。教师是服务项目的组织者、指导者、推动者,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家长是陪伴者、参与者、促进者,充分调动自身特长,在项目实践中与孩子共同成长。社会专业人士是咨询者、引领者、合作者,作为专家顾问做学术和精神上的指引,并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带动更多的人关注服务项目。

三是专业支持,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内涵深化。这里所讲的专业支持既包括对学生的支持,也包括对学生家长的支持。我们曾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等专业组织长期建立联系,以科研引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质量提升。同时,我们也与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等多家专业公益组织合作,为学生搭建更宽广的服务成长的平台。学校还专门设计了专家顾问联络制度,通过寻找专家、制定对接方案,明确联络方式、主动沟通介绍、积极赢取支持,帮助服务项目获得专家的支持。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您具体讲讲,你们如何通过“服务+”的课程设计打开了校园边界?

洪伟:为确保学校对社会服务的规范性和教育性,我们在无边界课程体系中创建形成了“服务+”的家校社共育课程。让原本随机发生的学生公益服务有了系统的设计。具体做了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开发了“服务+”课程的内容框架。将课程分为三个板块,分别是服务初体验,让学生萌发服务的意识;服务有方法,让学生产生公益的创想;服务我践行,让学生有扎实开展公益服务行动的能力和责任感。系列课程的逐级递进,以帮助学生们实现知与行、学与用的统一。

二是研制“服务+”课程相关的资源。为了让开展公益服务项目总体要求更加具体,学校研制了涵盖一至六年级的《我们在服务中快乐成长》系列指导手册。手册以任务单的形式为孩子们提供了开展公益服务项目的脚手架。并在手册中引导学生明确项目实施的过程、了解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做好项目关键事件的记录。同时,为保证课程的实施效果,学校还研发了教师指导手册,形成了一套包含典型案例、课例、微课的完整课程资源。

三是创新“服务+”课程实施的路径。学生完成公益服务项目要经历发现、计划、行动、反思、分享五个环节。过程中,老师、家长、社会人士各司其职,成为学生公益服务实践的陪伴者、指导者。过程中,家长不再是一个被教育、被协同的对象,而是一个主动、深度、全程参与的学习者;学校从知识中心转变为学习中心;社会也从单一的学习场所、单向的资源提供方转变为共同发展者,在终身学习的新时代,帮助广大社会成员也能在学校、家庭互动中实现进步。

第四是构建“服务+”课程评价体系。学校积极回应当前时代对教育评价提出的要求,即要对人进行全面的、真实的评价,因此,我们特别关注过程性评价,并将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纳入评价主体,同时也为学生自评、学校评价、家庭评价、社会评价设计了科学有效的评价工具。

▶▶▶ 引领育人观念转变 行胜于言

我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中也指出家长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家长们要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主动协同学校教育;引导子女体验社会。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现在很多家长还很卷,和学校的教育方向不甚一致,甚至阻碍学校教育的发展。你们如何引导家长转变观念?

洪伟:在我看来,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水平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基础。

从学校层面来看,可以基于实践开展“沉浸式”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以我们过往的经验来看,通过具体的实践开展对家长的指导更能帮助家长们优化家庭教育行为。过程中,我认为学校应该具备一定的观念策略意识引领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要引领广大家长少说教、多反思。我们曾以问答模式为家长研发了和孩子共同实践的指导手册,并同步为家长们准备了反思记录表,引导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参加实践,并记录自己和孩子相处过程中愉快的经历或者遇到的困惑。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更具体有针对性地为家长提供个性化的指导。这些反思记录也成为了学校创设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的宝贵生成性课程资源。

有针对性地开发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学校可以与专业机构合作,对家长的反思记录进行分析,提炼家长的主要问题,并以案例分析的形式编辑“家庭教育指导手册”“父母有方法”等家长课程。多维探索不同年龄学生成长的特征和行为特点,引导家长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

高频次、短周期,利用网络平台提高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效率。我们学校就联合了家庭教育的专门机构,开办线上家长学校“和谐课堂”,利用手机端的网络平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基于家长碎片化学习的特点,推出每节3-5分钟的日播课和15分钟的周播课。方便家长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在网上搜索与学习相关的课程。同时家长在课程学习后,还可以线上与专家、老师及其他家长进行交流互动。目前,我们已经累计推送了365节日播课和72节周播课。

2024-01-10 本报记者 朱英杰 ——访全国政协委员,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洪伟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5708.html 1 育人需要“破边界” 55,70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