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指出,要拓展国际视野,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提高“四个能力”,带动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宣示了新时代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为广大企业指明了勇毅前行的方向和目标。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清政府“闭关锁国”、苏联“关起门来创新”的教训都表明,无论一个国家多么先进与发达,只要选择了封闭,就会变得落后。过去,我国参与国际循环走的是低附加值道路,企业处在微笑曲线中间最底端的生产制造环节。由于“模块化”的技术革新和“大竞争”这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微笑曲线更加陡峭,产业链各环节所能产生的附加值差异更为显著。经过多年以来的深耕自主创新和向两端学习,中国企业已积累了研发、市场等方面知识,具备了向两端攀升、向国际市场突破的能力,中国高铁、汽车、制药等纷纷作为中国制造的“名片”走向世界,比亚迪、广汽埃安、小鹏等车企成功将“三电”技术反向输出至奔驰、丰田、大众等世界知名车企,证明中国企业有能力在国际大循环中占据产业价值链高端。但总体上看,很多企业的服务和产品还未能成功出海,从开拓70亿人口的巨大全球市场和广阔发展空间来看,中国企业任重道远。要在国际生产网络重塑进程中实现引领,就迫切需要培育一批能够突破低端锁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全球化布局甚至实现技术反向输出的世界一流企业,打造全球认可、市场称赞的拳头产品,推动“国货出圈”向“国货出海”转变,抢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制高点,支撑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积极帮助企业扩大“朋友圈”,支持企业“走出去”。从经济发展层面看,国内循环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带来的是“量的增加”;国际循环则让我国经济参与到世界经济运行中,按照国际标准研发、生产、制造,达到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带来的是“高质量”。通常企业参与国际循环、推行全球化布局主要出于两种目标:进入新市场,赚取新市场带来的超额利润,实现可持续的增长,或是通过全球化催生新产品,激发新的创意源泉,提升创新能力。在“一带一路”建设、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背景下,中国企业的下一个机会一定是打开全球市场。政府要综合考虑市场规模、贸易潜力、消费结构、产业互补、国别风险等因素,发挥平台搭建和政策供给作用,支持企业在深耕欧盟、东盟、美国、日韩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强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科技、产业合作,重视发展新兴市场及RCEP成员国市场,推动产品、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全球化思维与本地化行动相结合,推动企业“融进去”。发达国家利用跨国企业主动融入全球市场,赚取世界的经济财富,使产品获得当地市场的认可与青睐,在不断的输出过程中积累各类资本。反过来,市场规模的扩大可以进一步推动企业进行更多的研发和创新,从而形成资本和技术的良性循环。要着眼增强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适应性,支持企业在产品本地化、供应链本地化、人才本地化和营销本地化等领域发力,提升企业管理者的跨文化技能,通过广域市场的拓展捕捉消费趋势,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与管理经验,推动与海外国家创新资源共享、创新优势互补,在融入全球市场中迈向世界一流。
切实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保障企业“行得远”。有全球视野、实行全球战略的世界一流企业,需要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方能行稳致远。政府要全力护航企业放心“出海”,加大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配套服务和指导的力度,支持和鼓励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全球化布局,拓展跨境服务功能,提升对外投资保护、税收、融资、信息和咨询等方面服务水平,完善产业安全预警和审查制度,支持和保护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营造企业国际化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广州市委会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