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生态周刊

“低值可回收物金矿”待挖掘

本报记者 王菡娟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1月11日   第 05 版)

用完的调料玻璃瓶子、吃完的外卖餐盒和零食软塑料包装以及废弃的农用地膜和化肥农药瓶……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看着不起眼却又大量存在废弃物要如何处理?又如何让它们物尽其用、变废为宝?

1月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现状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各类低值可回收物总回收率约为26.6%,远低于主要再生资源75%以上的平均回收利用率。

在专家们看来,当前,软塑包装、外卖餐盒、废旧纺织品等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已成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低值可回收物”也是富矿,亟待挖掘。

低值可回收物回收率26.6%

“低值回收物是与报废汽车、废旧金属、废弃电子产品等具有较高回收利用价值的可回收物相对的概念,像废玻璃、废旧纺织品、饮料纸基复合包装等生活中常见的各类废弃物都属于低值可回收物。”报告主要作者、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室主任张德元告诉记者。

张德元给记者作了详细解释:“低值回收物指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一定回收利用价值,能够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实现材料化回收利用并获得一定经济效益,但由于对其回收利用的经济效益较差,单纯依靠经营主体自发行为难以实现高比例回收利用的各类低经济价值可回收物。”

的确,和高值回收物相比,这些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率确实少得有些“可怜”。

报告显示,2021年,除大件垃圾外,我国各类低值可回收物产生量约9577万吨,包括低值塑料包装5021万吨、废玻璃2275万吨、废旧纺织品2124万吨、农用地膜132万吨、饮料纸基复合包装64万吨、化肥包装及农药包装12.56万吨和11.7万吨,总体产生量大。2021年,我国各类低值可回收物总回收量约2547万吨,回收率约为26.6%。

与之相对应的是,2022年,我国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超过3.71亿吨,综合回收利用率超过75%。

“这意味着我国每年约有7000万吨的低值可回收物被混入生活垃圾焚烧或填埋,已成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最大短板。”张德元说。

在专家眼中,这些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率如果能进一步提高,不仅将收获一笔可观的再生资源,还可为实现“双碳”目标发挥作用。

张德元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到2030年,低值可回收物回收率由目前26.6%提高到50%,每年就可以实现4790万吨低值可回收的回收利用,为社会新增再生塑料、再生纸等再生资源超过4500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747万吨。”

处于“三不管”的尴尬地带

“我国农药包装废弃物量大面广,因其难以降解而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但这些废弃农药化肥包装一般分散于田间地头,对集中规模化收集和处置造成一定的难度。”北京盈创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常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愉悦家纺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高洪国也告诉记者,“目前废旧纺织品的回收体系尚不完善,回收渠道不畅通,难以保证废旧纺织品的有效回收和利用;同时由于废旧纺织品种类繁多、材质差异较大、质量参差不齐,再利用面临一定的技术难题。”

张德元也坦言,低值可回收物在前端分类收集过程中,很容易混入其他生活垃圾、需要经过分类收集、集中规模化处理后才能进行再生利用;在回收环节,对各类低值可回收物进行分类回收、分类运输费时费力、成本较高;在分选环节,集中分选技术难度大,同时由于其单体价值普遍较小,资源化产品经济附加值低,对其进行回收利用利润空间十分有限。因此,企业回收积极性低。

而对于普通居民来说,要正确收集这些低值可回收物也是一个难题。

报告显示,根据问卷调查结果,80%以上的城乡居民不了解低值可回收物,不同品种的低值可回收物直接丢弃占比从30%到89%不等。

与此同时,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够健全。截至2023年6月底,出台关于低值可回收物的专门文件、管理办法或具体目录的城市仅18个。

“总体上看,在政策端尚未建立统一完善的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政策制度体系。低值可回收物基本处于地方政府不重视、企业回收积极性不高、老百姓分类意识淡漠的‘三不管’地带。”张德元说。

各地在行动

废弃的外卖餐盒能做些什么?可以是常用的手机壳、文具,也有可能是件衣服。

2023年12月,记者在东华大学见到了用“首款再生餐盒料制备低碳丙纶面料”制成了的速干T恤,而这面料的来源正是我们生活中被丢弃的外卖餐盒。

据东华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高分子碳中和平台研究员李斌介绍,“项目组经过多方不懈努力,解决了再生餐盒料除杂、去味、纺丝以及面料生产等多个环节的技术难题,成功打通了‘再生餐盒-切片-造粒-拉丝-织布-衣服’的技术路线,实现了从外卖餐盒到快干T恤的循环利用。”

虽然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尚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但可喜的是,我国一些地方和企业已经行动起来,并作了一系列有益探索。

2017年8月,美团发起“青山计划”,针对一次性塑料包装治理问题,从包装全生命周期着眼,确定了“减量、替代、回收”并重的塑料污染治理思路,联动本地回收企业及下游塑料再生产业链条,实行规模化回收,推动易回收易再生塑料等标准体系建设。

尽管废弃农药包装收集不易,可北京盈创通过和河北省保定市开展“废弃农药包装第三方运营、押金回收”的实践也效果显著。截至目前,该公司在河北、四川、湖北、河南等6省份70余个市县区开展了农药包装押金回收业务,实施区域的农药包装回收率基本在85%以上,有效解决了农药包装回收难题。

在废玻璃多元化回收利用方面,广东华兴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系统高级总经理张文坤告诉记者,公司通过与社会再生资源回收商、城市垃圾分类公司、啤酒厂合作等多种回收模式,形成了“玻璃瓶生产-玻璃瓶使用企业灌装-多渠道回收-清洗线处理-碎玻璃回炉再造”的闭环。平均每年合计收购使用碎玻璃200万吨以上,替代原生资源消耗,每年可节约天然气消耗18250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8万吨,资源节约与节能降碳效果显著。

“目前,我国低值可回收物回收仍以企业的市场自发行为为主。但由于区域性或全国层面的相对完善的回收利用体系尚未建立、全链条管理理念贯彻执行不到位,同时押金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等长效促进机制的建设不完善等原因也制约着企业的长足发展。”张德元表示。

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

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率?

“下一步我国低值可回收物的努力方向,就是要国家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地方政府加强体系建设和政策保障、企业加强技术模式创新、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形成相关主体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张德元表示。

报告也建议,对于不同品类的低值可回收物,应根据其物理属性和回收利用渠道不同,采取不同的回收模式:对于废玻璃和废旧纺织品,宜采取特许经营模式,建设独立收运处置体系;对于废弃化肥农药包装和地膜,宜引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区域回收联盟,采取押金回收模式进行集中收集处置。

“目前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在我国仍然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常涛建议,“按照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原则,由农药的生产者、农资经销商、农资销售点为主体,在上述包装物出厂环节收取一定押金,农户交回农药包装时返还押金,能够有效提高种植业者参与回收的积极性,提高回收率。”

报告也提出,企业应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完善产业体系,通过加强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技术工艺设备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探索低值可回收物可持续经营模式,鼓励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加大再生资源使用力度,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秘书长王永刚表示,关注和加强低值废塑料的回收利用为解决塑料污染提供了核心方案,也为进一步提高废塑料回收率拓展了空间,为塑料循环利用打开了新思路。他建议通过改善设计、加强政策支持、提高公众意识、推进垃圾分类制度、降低回收成本、促进再生塑料使用等方面的手段,努力把低值废塑料变成高值废塑料,推动再生塑料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4-01-11 本报记者 王菡娟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5751.html 1 “低值可回收物金矿”待挖掘 55,75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