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财经周刊

推动马铃薯产业集群化发展

本报记者 李元丽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1月16日   第 06 版)

“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近期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这些提法让人眼前一亮。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青海省委会主委、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民增收仍然是关键。当前,乡村振兴已进入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努力发展乡村产业,帮助农民持续增收,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近年来,国内农业部门加强规划引领,加大政策扶持,稳定种植面积,统筹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推动马铃薯产业全产业链发展,马铃薯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升。”王舰告诉记者,目前,国内马铃薯播种面积总体稳定在7000万亩左右,产量将近9000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在青海、甘肃、云南等广大西部脱贫地区马铃薯产业已发展成为重要支柱产业,有力地提升了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乡村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王舰看来,马铃薯已经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食品加工原料,国家不断推进马铃薯一二三产融合,产业链价值链不断提升,部分地区马铃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然而,王舰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马铃薯产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精深加工能力弱,加工产品以淀粉、粉条等初级加工产品为主,处在价值链低端,加工转化率低,同质化现象较严重;产业延链增值能力弱,产业总体规模小、链条短,龙头企业少,产业集中度低和园区聚集度低,产业集群尚未形成;种植基地建设薄弱,数量少,规模小、投入不足,标准化、机械化生产程度不高。“此外,马铃薯品种选育主体多为科教单位,种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贮藏能力不足。同时,产业培育先天不足,政策支持作用不强,发展方式依然较为粗放,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不够。”王舰补充道。

如何推动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王舰表示,需要集聚各类资源要素,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强链、补链、延链、优链的基础上,推动马铃薯产业集群化发展,做强乡村特色产业。

为此,王舰建议:

一是在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中要加强乡村农牧科技服务力量建设,健全地方基层科技推广体系。同时,要依托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种植,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努力提升马铃薯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

二是突出地域特点,打造马铃薯产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企业中的广泛应用,探索“短视频+订单农牧业”、农产品直播带货、定制农业等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新模式。培育马铃薯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种植基地+专业合作社+农牧户”的模式,延伸产业链,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补链、强链的产业发展格局。走融合发展的路子,推动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发展,加强马铃薯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着力壮大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型融合业态。

三是夯实基础,支撑马铃薯产业发展。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突破口,推动要素、项目、企业向现代农业产业园集中,培育引进上下游骨干企业,推动“产加销”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抓紧补齐马铃薯贮藏短板,建设马铃薯标准化仓储库和冷链物流集散中心,打造集农产品冷储、加工、销售、配送功能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加强和规范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支持农民以土地资源入股合作社,着力解决专业合作社管理机制、经营模式等方面的问题,提高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能力,提升马铃薯产业组织化水平。

四是实施品牌战略,叫响马铃薯产业。集中精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按照“区域公用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企业品牌”模式,在区域公用品牌下,鼓励企业打造二级子品牌,增强区域公用品牌的活力,坚持政府市场两手并用,政府、企业、协会共同发力,充分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推动品牌创新发展。健全完善马铃薯产地环境监测评价、营养品质检测评价和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三大体系,大力开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厚植马铃薯品牌绿色底色,提升马铃薯品牌影响力、竞争力和品牌价值。

五是加强科技支撑,服务马铃薯产业。强化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以科学种养、设施农业和标准化生产等农业科技培训和各种专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开展技术培训。加大种植科技推广,依托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开展马铃薯技术指导,加强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攻关、集成、示范推广和精深加工技术开发,提高特色产业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持续做好马铃薯种质资源研究、新品选育及种薯生产,以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共建共享为抓手,以产学研全链贯通为目标,着力打造马铃薯产业创新制高点,加强种薯繁育体系建设,建设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加快马铃薯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最大限度发挥优良品种的高产、优质、高效作用,让马铃薯成为“丰收薯”“致富薯”。

2024-01-16 本报记者 李元丽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5964.html 1 推动马铃薯产业集群化发展 55,96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