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教育在线

北京市大兴区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附中大兴南校区校长张英:

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长效发展

本报记者 刘彤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1月17日   第 09 版)

在北京市大兴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期间的小组讨论中,区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附中大兴南校区校长张英同委员们分享了这样一件事:“去年5月,首届大兴区青少年学生体育大会开幕,这是我们大兴首个体教融合的体育大会,展现了最具大兴区特色、北京亮点的体育文化和课程赛事,可以说开创了北京市体教融合的先河。”

作为一名从教者以及教育界别的政协委员,张英长期关注如何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教育生态。在她看来,通过举办体育大会的方式,让学生、学校、家长、全社会共同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每一位参与者都是分享大兴校园体育生活的传播者,为孩子们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这将有助于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此次会议期间,张英带来一件《关于进一步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提案》。谈及提案的初衷,张英表示,自“双减”以来,“家长教育焦虑”成为普遍现象。顺应时代发展,创新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转变家长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对有效纾解家长的教育焦虑将产生积极作用。

2023年年初,教育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为加快形成协同育人大体系提供了全方位指导。结合调研和工作经历,张英将自己的思考形成提案,她建议,社区、学校、家庭要根据服务范围、学生家庭住址等因素,整合社区资源,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服务站,形成管理机构,明确各方职责,服务站要以学期为单位,制定学期活动计划并落实。

推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协同育人,长期面临着学校教育资源“一条腿长”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资源“两条腿短”的问题。对此,张英建议,可以充分利用好社区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馆、会议室、村委会等场地,为孩子们提供图书借阅、研学基地、亲子活动等场所资源,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方法讲座、沙龙、亲子体育比赛、亲子朗诵比赛、亲子志愿服务积分、家庭厨艺比拼、摄影比赛等活动,为亲子活动提供更多平台,促进社区文化、家庭关系和谐。积极引领让好老师走进社区,实现育人的双向奔赴;让优质专家团队走进社区,带给更多人更专业的引领。

张英认为,学校教育是主阵地,家庭教育是基础,社会既是大环境,同时也是资源库。要多层次建立多方参与、定期对话和交流机制,引导和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重构职责边界,以制度建设促进长效机制的形成,从而为家校社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架起扎实“保障网”。

2024-01-17 本报记者 刘彤 北京市大兴区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附中大兴南校区校长张英: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6039.html 1 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长效发展 56,03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