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近期在云南调研时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讲好中华民族故事”“要树牢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船的力量系于帆,人的力量始由心”。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承载着中华各族儿女最深层次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共有的历史记忆、情感归属和美好期许等。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仍继续加剧,只有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共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汇聚奋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要思想;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上升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内容和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思想内涵与时俱进,丰富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之一。2014年,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再次强调“注重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70年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经验之一,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重大要求。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将“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的十二条基本经验之一,强调“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2022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和赴新疆考察时强调,“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国心、中华魂,特别是要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工作要求。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中华文明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其中天下为公、天下大同、九州共贯、多元一体、修齐治平、兴亡有责、厚德载物、明德弘道、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亲仁善邻等精神气质、思想观念、理想情怀、价值导向和处世之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脉,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底座。我们需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地位,坚持好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牢记“四个共同”,深切体会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如同百川归海、汇聚交融,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一体性不断增强,形成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成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相连、文脉相通。中华各族儿女需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力量,同心同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我们需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六个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导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持之以恒推进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使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更加具有吸引力、向心力、凝聚力,使中华各族儿女在党的旗帜下拧成一股绳,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凝聚更多共识、汇聚更大力量、采取更实措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公约数”不断汇集扩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使之如同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使整个社会主旋律高扬、正能量充沛、精气神昂扬。推动各民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现代文明教育、科普教育,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共同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涵育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力量。通过不断扩大“最大公约数”,使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成员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共同性不断增强,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更为牢固。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