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仍然有足够的空间,我们将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央行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可以说,1万亿的现金大礼包已在路上。
什么是降准?有什么用?打个比方:我们往银行存100块钱,这100块钱银行不能全拿出去放贷,要上缴一定比例的现金给“央行”,以防不时之需。这个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假设这个比例是15%,那就相当于银行接收100元存款,就得上缴15块钱给“央行”,自己只剩85块钱。如果有一天“央行”说,你只要上交10%就可以,结果银行从原来只能留85块钱变成能留90块钱。相当于流向市场的钱比原来多了,这就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也就是降准。这次降准让市场内的钱数多了1万亿元,相当于“央行”送给市场一份“大礼包”。
当然不只有降准这一手。央行公告显示,自2024年1月25日起,分别下调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各0.25个百分点。
“当前物价水平和价格预期目标相比仍有距离。”潘功胜表示,去年11月份、12月份国内主要银行下调了存款利率。从1月25日开始,将把提供给金融机构的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由2%下调到1.75%,这些措施都将有助于推动信贷定价基准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就是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
这又是什么意思?简单理解,有一些中小规模的银行钱不够用,要跟“央行”开口借钱,借钱的利息降低了。当然,这次主要是贷款给“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那些银行。
2023年,“央行”两次降准、两次降息,优化房地产金融政策等大招接连出手,有效激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投入,配合国债增发、“三大工程”加快推进等宏观政策组合拳,进一步提升经济稳步回升的可持续性。
有人可能就问了,这是不是利好大A股呀?可以这么说,市场上钱多了,可能会有一部分流向股市。另外,从过去10年数据看,“央行”公布降准之后的5个交易日,大盘有涨有跌,但涨的次数稍微多一点。虽然说这次双降消息宣布之后, A股已经收盘了,但是海外资本市场一片欢腾,富士中国A50指数期货大涨近3%,香港恒生指数涨幅也超过3%。这也说明这次央行降准力度超过预期,除了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消费和内需加快恢复,也有助于改善投资者对企业盈利和资本市场的预期,有助于后续股市估值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