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意周刊

近期,随着全国各地方“两会”的召开,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陆续公布。其中的各项民生举措,尤其令人关注。一份份报告中,诸多事关百姓生活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都得到了正面回应。而同场参政议政的政协委员们,也纷纷从中寻找自己关心的民生重点——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民生清单”,委员这样说……

李茜茜 本报记者 雷蕾 王金晶 付欣博 范文杰 照宁 鲍蔓华 奚冬琪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2月05日   第 05 版)

纵观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最受关注的民生话题仍旧集中于几个领域。同时,也可以用“稳”“民”“保”等几个字来概括。“稳”是全力稳定就业促增收,“民”是便民生活圈改造提升、改善社区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保”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这些民生重点不仅关系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关系政府新一年的目标和规划。

▶▶▶稳就业:

需多方面支持、保障

就业是民生改善的温度计、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在多个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稳就业”都被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

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就是城镇新增就业4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辽宁省政协委员刘朝震认为,目前,辽宁省就业总体形势依然严峻,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稳定就业,深化就业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加大财政金融支持稳就业力度,完善新就业形态扶持政策。同时,提升服务促进就业,健全多元化专业化基层就业服务体系,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创造就业新领域,大力发展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扩大就业空间。还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精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企业用人需求,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

在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被作为2024年重点工作之一。并提出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00万人以上。来自楚雄彝族自治州的省政协委员陈翡敏介绍,2022年以来,以楚雄永仁县“幸福里”社区为主的促进就近就地就业服务模式,共帮助21万产业工人月均增收4000元以上,吸引楚雄州外出务工回乡就业创业近10万人。“可以通过宣传‘幸福里’品牌模式和价值、影响力,出台打造全省统一的就业服务品牌方案。”陈翡敏说,同时,可结合各州(市)实际,出台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从资金、服务保障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助力“幸福里”社区规范运行、持续运行,着力提升满意度。

围绕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云南省政协委员陈苏根建议国家从政策层面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环境和政策支持,提高就业预期。学校应该树立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特点,明确擅长的人才培养方向,开设针对性强的课程,配备相应的师资和实训设备,帮助学生明确职业规划。用工单位在招聘新员工时,应该给新进大学生员工一定的过渡期和适应期,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才能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支持青年人才发展一直是当地政府关注的重点。区政协委员金锴认为,需要出台更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吸引年轻人工作创业,高水平建设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尤其要优化外来人员子女就学政策,拓展普惠托育服务。“让新北仑人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不仅仅能够留住新北仑人,还可以通过他们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一老一小:

让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有关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的提法,出现在今年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中,且不少都明确提到了2024年服务“一老一小”的工作计划,说明“一老一小”愈加成为从中央到地方民生工作的重点。

作为全国第一老年人口大省,也是全国首个医养结合示范省。山东省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力提升“一老一小”服务。“山东是全国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2000万的省份,传统的养老模式已不能应对我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未康先老’的局面。”山东省政协委员刘玉光认为,目前全省医养结合还存在管理机制不够成熟、护理员的专业培训标准与职业规划尚未确立、保障政策衔接不够、支付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对此,刘玉光建议推进医养结合时应明确基本医疗保险在养老服务中的支付项目和保障范围,完善报销制度,同时将符合医疗服务标准的养老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单位,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医疗保障与低保制度的生活保障结合起来,对于失独、低保、严重精神障碍等特困老年人群给与优先保障。

“重视关心老年教育,就是重视关心老年人的晚年幸福。”山东省政协委员陈巧慧建议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解决老年人文化教育需求,并将其纳入“15分钟便民生活圈”。在陈巧慧看来,老年教育促进老年人积极学习,能大大减缓大脑的衰退,增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继而减轻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负担。老年教育有利于促进老年人融入现代社会,更顺利地适应退休生活和新的社会角色,对家教家风的形成、和谐社会的构建十分关键。另外,老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随着人均期望寿命大大提升,未来老年人将成为十分重要的人力资源和创新创造的源泉。

当前,我国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高和慢性病难愈性的特点决定了医护需求的连续性和长期性。宁夏回族自治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健全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点,有效解决医疗床位结构性短缺问题。对此,自治区政协委员蒋新录建议在宁夏医改中开设“家庭病床”,并将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让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病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在家“住院”、医保报销服务。蒋新录认为,“家庭病床”服务可以让患者在诊疗便利程度提升、医疗费用降低、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改变、预后效果改善等方面受益,同时有效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老龄化产生的医疗负担,对提高医院的床位周转率,缓解住院难、住院贵等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在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将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持续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作为2024年的一项重点工作。辽宁省政协委员张杨在调研中发现,当前,辽宁的托育服务配套资源不足、缺乏帮扶政策、服务相关标准尚不明确。他认为,应在3至6岁幼儿入园需求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将托班纳入幼儿园新建、改扩建规划,增加普惠性托育资源供给。同时充分发挥幼儿园在管理、专业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与新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结对共建“托育联合体”,进一步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

云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4年将分类提供普惠托育服务,每千常住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个以上。针对云南省目前学前教育城区学位供给不足、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云南省政协委员赵晓明建议,从省级层面加大支持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增加学位供给总量,并以班级数或幼儿人数来确定学前教育教师编制标准,从根本上保障学前教育师资力量。

云南省政协委员程云峰委员认为,学前教育特别是乡镇学前教育机构不独立、编制不足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建议相关部门出台政策,增加县乡机构编制数量,把县级幼儿园和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全部纳入独立法人单位进行管理,充实学前教育教师队伍,提升保教质量。

▶▶▶住房改善:

群众住得安心、舒心是期盼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近年来,各地聚焦居民所思所想所盼所急,大力实施住房改善行动,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今年宁夏“两会”期间,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改造老旧小区2万(套),有效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住房困难问题”,自治区政协委员聚焦保障性住房、老旧小区改造等住房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

“新市民和青年人等住房困难群体对保障性住房的主要诉求集中在价格适中、面积足够、稳定性高、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自治区政协委员梁明道认为,应统筹考虑、分类研究不同关键群体的需求,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体系,提升受保障对象的居住体验和租住服务,探索美好租住新路径、新模式、新方法。

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民生工程,也是委员们关注的重点。自治区政协委员魏和清认为,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目前,很多老旧小区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不管是配套设施还是基础功能,显然已经不能匹配小区居民现代化生活需求。建议相关部门充分考虑北方城市实际,给予区域差异化政策倾斜。同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提高老旧小区改造资金补助比例。

针对提高老旧小区的文化生活水平,自治区政协委员匡建平建议,结合改造小区特点、地理位置、地域文化等,充分将主题文化打造融入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通过绘制各种不同主题的文化墙,让老旧小区既承载民生烟火、传承历史记忆,又满足居民的精神生活,激发群众文化情感共鸣。

同样关注老旧小区改造的,还有黑龙江省政协委员时伟侠。在今年黑龙江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无论是对2023年的工作总结,还是2024年的工作计划,都提到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近年来,哈尔滨市老城区、城中村改造、学校的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然而老城区中小学处于城区中心,因建筑陈旧、教辅设备陈旧,周边商户多、住户多等因素,改造进展缓慢,也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时伟侠建议:调研摸底,统筹谋划,对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整改的项目进行整体布局,并向上级政府有关部门提供改造方案,以利于分步推进有关老城区中小学改造项目。

▶▶▶城市治理:

方方面面关乎“幸福指数”

一直以来,城市治理都是一门大学问。其涉及城市运行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城市的安全、平稳、有序、高效运行有赖于此。同时,城市治理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决定着居民“幸福指数”的高低,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因此,在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城市治理的内容都不曾缺席。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将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让群众生活更加舒心、暖心、安心。目前,厦门市的地铁服务在无障碍设施、出入口指引、行李寄存等方面亮点不少,但对于一些特需乘客的关注度仍然不够。”在今年厦门市“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邱兴亮建议,精细化管理、优化地铁服务,进一步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例如,建立中小学生安检互信机制,无需安检直接通行。对存量卫生间的配置、环境、品质进行服务升级,增设环境温馨、设施完善的母婴室。还可以在地铁站厅或站台以合适的、不影响乘车信息的音量,播放适宜的音乐;大胆尝试投用“正向气味”,营造有利于乘客身心放松、情绪愉快的乘车环境。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去年厦门市获批全国健康城市建设试点,今年将建设高水平健康之城,构建全生命周期家庭健康服务体系。我们传统的烹调、饮食习惯导致餐饮营养与美味可口的矛盾一直存在。当前我国慢性病防控形势严峻,由营养配餐员进行膳食管理和营养支持,是降低慢性病患病率和减轻医疗费用负担的重要手段。”厦门市政协委员杨军提出,营养促进是建设高水平健康城市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建议加强营养配餐员的培训和推广使用,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学习和报考营养配餐员各级岗位证书。同时,逐步扩大营养配餐员的配备,鼓励餐饮企业、预制菜企业招聘和使用营养配餐员,共同守护“舌尖上”的营养与幸福。

“报告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网红经济、夜间经济等新型业态的培育发力。”宁波市北仑区政协委员洪倩媛表示,日常生活中,大家都能够真实、切身地感受到夜间经济带来的城市活力,希望新的一年里,城市的新型业态能够更加热闹红火。

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快补齐民生基础设施短板”。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于桂平提出,结合社区常住人口、未来发展趋势、规模结构,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等,指导各地市科学制定完整社区建设规划。同时,参照城市完整社区建设工作,同步推进好农村的配套建设工作。

“智慧供热系统是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有效路径。”黑龙江省政协委员栾健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扩大智慧供热面积”的内容后建议,利用大数据及物联网技术,推动供热企业加快供热系统自动化升级改造,加强大数据分析优化技术,构建全域协同新型智慧供热系统;大力推进清洁能源供热,减少污染排放。鼓励国企、民企和社会资本,在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翻新建设、城市更新工作中,使用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将智慧供热平台技术应用于低能耗建筑,进一步降低低能耗建筑建设和运行成本。

2024-02-05 李茜茜 本报记者 雷蕾 王金晶 付欣博 范文杰 照宁 鲍蔓华 奚冬琪 近期,随着全国各地方“两会”的召开,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陆续公布。其中的各项民生举措,尤其令人关注。一份份报告中,诸多事关百姓生活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都得到了正面回应。而同场参政议政的政协委员们,也纷纷从中寻找自己关心的民生重点——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7063.html 1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民生清单”,委员这样说…… 57,06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