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周刊

欢喜过春节 健康攻略请查收

本报记者 陈晶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2月07日   第 07 版)

随着春运的开启,新春佳节临近,人群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多,这时也潜藏着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呼吸道疾病感染风险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概率加大。在亲友欢聚的同时,如何提高免疫力、有效防治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且听专家们给出的健康提醒。

戴好口罩,健康出行

“春节临近,人员流动大幅增加,聚餐聚会活动也会增多,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风险,建议公众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有效降低呼吸道传染病感染的风险。”对此,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室主任彭质斌建议:

一是健康出行。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地铁、公交车、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期间,或者前往环境密闭或者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的时候,建议科学佩戴口罩。老年人还有严重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应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室内游乐场所或者室内旅游场所和公共场所,如果必须去,要科学佩戴口罩。

二是要积极接种疫苗。建议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要积极接种新冠、流感、肺炎球菌等疫苗,有效减少感染疾病和发生重症的风险。

三是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公众在返乡或者旅游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证充足睡眠、充分的营养、适当的体育锻炼,来增强我们的体质,从而增强抵抗力。

最后,要做好自身的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发热、咳嗽或者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尽量居家休息,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室内公共场所。症状较重时要及时就诊。同时,还要注意科学佩戴口罩,以避免把疾病传播给他人。

提升正气,对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疾病至关重要

冬春交替,呼吸道疾病高发,有些人出现呼吸道相关疾病的症状好转后又加重的现象。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刘清泉表示,从中医的发病理论来看,出现呼吸道症状的反复发展,关键是“正气”受到了损伤。

“中医有句话,‘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发病的主要原因除了邪气之外,正气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所以保护好正气、养护正气是预防反复发作的关键。”刘清泉介绍,具体应做到三点:第一,睡眠要规律。尤其是在患病期间或者康复的过程中,规律的睡眠对于提升正气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第二,不要乱用药、乱投医。不管西药、中药都会出现重叠用药,这样对病人十分不利,不仅不利于疾病快速康复,而且很可能出现反复发作,甚至出现一些副作用。第三,饮食要清淡,但是营养要丰富。

那么,哪些关键营养素对于预防和抵抗呼吸道传染病至关重要?“我们尽量做到合理体重,吃、动两平衡,这些都是维护合理免疫力的重要营养基础。合理营养首先的一点就是要做到食物的多样化,因为没有单一的食物能满足全部的营养需求。”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介绍,食物多样化,就是每天超过12种的食物摄入,每周争取达到25种以上的食物。

“在以上基础之上,我们还强调增强免疫力的3个重要方面内容。第一,要确保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比如鸡蛋清,清蒸的鱼、虾,去皮的鸡胸肉、里脊肉、豆腐等。需要强调的是,蛋白质在总量满足的前提下,一定均匀分布到三餐,平均每餐摄入25g~30g的蛋白质,这对于整体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利用是有利的。第二,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每餐有蔬菜、每天吃水果。每天摄食的生重计算的蔬菜量应该达到300g~500g,水果量应该达到200g~350g。且要多样化,比如蔬菜,除了绿叶菜之外要强调深色蔬菜的摄入,蔬菜加上水果,一天摄入的总量希望能达到5种以上。第三,要充足饮水,每天平均的饮水量应达到1500ml~1700ml。喝白开水、淡茶水、苏打水等,尽量不要喝含糖的饮料。此外,老年人或者慢病患者,还有一些长期素食的朋友,在自然饮食的同时,还可能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一些营养补充剂,比如蛋白质补充剂、微量营养元素补充剂,或者是选择一些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来满足整体的需求。”于康说。

心血管疾病患者这样健康过节

天气寒冷时会常让人感觉心脏不舒服,这是怎么回事?“有一部分人遇到了寒冷以后,出现胸闷、心慌、胸痛这样一些症状。如果确定有心血管慢性病的情况下,这是诱发了疾病或者病情加重了。对于没有确诊过心血管疾病的年轻人,一旦遇到寒冷出现症状,就预示着可能存在心血管不好的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做一些相关检查。”刘清泉介绍,人遇到寒冷的时候,交感神经会兴奋起来,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也会升高,这样极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对于已经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不仅容易造成病情的加重或者复发,甚至会出现猝死。

“呼吸道感染是诱发和加重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老年人群更容易患病。心血管病患者在呼吸道疾病的防治过程中,首先应该警惕呼吸道感染加重心血管病的因素,其次要做到合理用药、科学用药,以确保疗效和安全。”刘清泉介绍,以下几点须更加关注:

第一,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了呼吸道感染,应该积极治疗。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年龄大于65岁以上,既往有冠心病、慢性的心率衰竭、心肌病或者心脏移植的这类患者,积极争取最早时间到医院看病。

第二,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症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胸闷、咳嗽、气短等。当呼吸道疾病经治疗,鼻塞、咽痛、流涕、发热等症状好转后,如胸闷的症状仍然没有好转甚至还有加重,同时又出现诸如双下肢水肿、晚上睡觉躺不平、把自己憋醒等的情况,应该警惕因为呼吸道感染导致心血管疾病加重,这时候要赶快就医。

第三,心血管疾病发生了呼吸道感染,既要用心血管的药物来治疗,比如降压药、阿司匹林、降脂药,抗凝药等,同时呼吸道感染疾病还需要用解热镇痛、抗病毒药、抗生素、止咳化痰药,或许还需要用一些中药,这时候要注意药物之间的关系。

合理食疗应对“三个多”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会特别多,春节的“三个多”(熬夜多、烟酒多、大鱼大肉多)比较普遍,这“三个多”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该如何去补救?对此,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给出了一些“食疗方”。

“熬夜最伤肝伤肾,最容易引起喉咙干、眼干、梦多等症状,这时可以口服一些经典方,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也可以用沙参、麦冬、石斛、百合来煲一些肉汤喝,达到滋阴补肾的作用。平时熬夜的时候也可以揉一揉三阴交(在内踝尖上四横指的位置),一次按摩十来下,每天按摩两三次,可以降虚火。”张忠德介绍。

关于烟酒多的问题,张忠德表示,抽烟多很伤肺,会引起喉咙干、口干这些症状,伤肺阴,我们以滋肺阴为主,要用好雪梨、蜂蜜,可以口服沙参麦冬丸等经典方,也可以用雪耳、雪梨来煲肉汤喝,润肺润燥。喝酒多伤脾胃,要化痰湿,喝酒时喝一点米汤水、白粥、小米粥等,放一点生姜、陈皮一起来煲,它可以解酒,还可以葛花煲陈皮,煮水喝消除对脾胃的伤害。

“大鱼大肉多伤脾胃,造成食滞,食滞化火,所以出现腹胀、胃胀、口干、口苦等不舒服,这时我们就要消食、清胃火、健脾,可以服用山楂丸、健脾消滞片等消食健胃的中成药,也可以用麦芽、山楂来煲水喝,还可以用一些陈皮、生姜、鸡内金煲水喝,达到消食的作用。”张忠德最后介绍。

2024-02-07 本报记者 陈晶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7188.html 1 欢喜过春节 健康攻略请查收 57,18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