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生态周刊

蹚出一条致富“牛”路

通讯员 王国丽 本报记者 路强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2月08日   第 05 版)

“老蒋,一大早忙啥呢?”清晨,看着步履匆匆出门的蒋登科,邻居老李大声问道。

蒋登科边走边回应,“到年根了,这两天养殖场里忙得很,咱们完了说!”

看着牛在舍里悠闲地吃着饲草,唱着“哞哞歌”,即使脚上踩了牛粪也藏不住蒋登科内心的喜悦。“我们的牛吃苜蓿,喝甜水,天然绿色营养好。”他向前来参观的客户作着介绍。

蒋登科本是一家石油工程机械企业的负责人,2016年,却多了一个身份,就是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砖井镇的“牛倌”。为了寻找适合这片土地的牛种,他先后从澳大利亚、欧洲引进牛种,历时6年,与本土优质秦川黄牛经过三代杂交培育,形成了具有独特边塞基因的优良品种,没想到也就此为周边的群众蹚出了一条致富“牛”路。

“一个老板,有房有车,不好好享受,咋就天天想着干农民的营生。”很多人对他的选择表示不解。

蒋登科说,我是个农民的孩子,小时候家里穷,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无论过去多久、走得多远,我都不会忘记养育我的家乡和那些曾经无私帮助我的父老乡亲。

要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仅靠生活上的救助远远不够,如何才能让父老乡亲摆脱贫穷,过上幸福生活?经过一番认真思索后,他决定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加上部分银行贷款,携妻子一同回乡创办养殖场,开启了“与牛相伴”的生活。

“要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让他们劳有所获、获有所乐才是关键。”回想起刚刚动员村民养牛时的情景,蒋登科笑着说,“那会儿想找一个愿意和我一起养牛的村民是真难啊。我说养牛收益高,但他们宁愿出去打零工,都不愿意和我一起干。最后,我想那就自己先干,让大家看。”

随着几年的不懈坚持,大家对蒋登科的成功动了心,但是又在“没有钱、投入大、风险高、不敢冒险”的思想斗争中徘徊。于是,蒋登科决定给农户赊母牛,一头牛值8000块钱,农户交2400元,剩余的钱在牛产下小牛并长到300公斤后还回来,这样就算把母本还完了,之后再产下来的牛就是他们自己的。

通过发放1000多头牛,蒋登科帮助100多户农户实现了年收入增加2万余元,养殖规模大的农户甚至每年纯利润达到20万元。村民们靠着养牛,收入不再是靠天吃饭,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产业要长久,品质是关键。蒋登科又带领大家建设了800亩苜蓿草料基地,1000亩玉米草料基地,140亩大豆草料基地,现已形成畜牧养殖、饲草种植、饲料加工、粪污还田的种养互动互促的畜牧业生态链。

饱食暖衣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何提升肉牛产业附加值,打开肉牛产业发展新格局?如何让肉牛养殖成为群众增收的强引擎,助推乡村振兴?”这是县政协委员、“牛倌”蒋登科目前心里装着的头等大事。

2024-02-08 通讯员 王国丽 本报记者 路强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7236.html 1 蹚出一条致富“牛”路 57,23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