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独生子女生育政策成长起来的第一批孩子,每逢最被重视的中华传统佳节——春节,我内心都会萦绕一个问题:伴随中国家庭结构的“原子化”,植根于“熟人社会”的中国传统礼俗文化如何传承?在内心深处,我一方面渴望大家庭的热闹,渴望熟人社会般的温情往来,渴望繁复的年俗年味儿,但由于互联网普及催生的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的改变,又让我们一年年在过年方式上自觉或者被动选择了越来越寡淡的欢度方式。
儿子今年12岁,“中国年”为什么没有西方圣诞节那般有仪式感和氛围感?“中国年”的内核是什么?在他的“小宇宙”中,这个问题也慢慢生发。所幸,今年新春返乡,对于这个问题,作为母亲,我慢慢释然:作为个体,我们不妨将自己作为方法,在起而行之的每一次行动中,去习得让每个家庭年味儿变浓的方法;作为孩子,在一次次生动的场域中,也去积极感悟、去习得,继而成为主动的传承者。
大年初三,我们全家赴了一场特殊的家庭宴会。宴会的主人不是传统的自家亲戚,而是我的初中好友父母,同学的母亲还是妈妈读大专函授班时的同班同学。一进门,儿子就和同学的一双儿女亲密无间地玩在一起,6岁的小女孩还抱住儿子说,“我要和小宝哥哥谈恋爱,我还想跟小宝哥哥到北京滑冰!”一众大人乐开怀的同时,好友父亲的一句感慨,也让参与宴席的大人们很是感慨,“没想到,小的们,关系这么好!”想想,我和初中好友的友情已经保持30载,每年回老家探望父母,我都会带上儿子和同学一家聚聚,二代们一起玩耍,自然也成了每次见面不可或缺的“保留节目”。每年一聚中,妈妈们的友情就这样被二代们自然而然地延续下来。回到父母家,孩子们的故事也自然成为大人们忆旧的话匣子。主动沟通、相互惦念,想想,我们的“中国年”内核之一,不就是充满欢声笑语的人间烟火味儿!
“中国年”还有不可或缺的一个主题,是亲情陪伴。游子在外,最大的希望就是父母能身体健康。父亲是退役军人,一直有运动的习惯,这些年我更多担心的是母亲。疫情三年,我从跑步+瑜伽的自我健身习得中获益不少,也希望母亲能受到触动,让健身习惯进入她的日常。
大年初二,我特意选择以瘦身励志、在运动中成就更好的自己为主题的电影《热辣滚烫》,带上母亲、儿子一起去观看。观影结束,儿子问了姥姥一个问题,“姥姥,你没受到触动吗?希望你今年能瘦成一道闪电!”过年后面几天假期,我发现每当我带着汗津津的身体进家时,母亲都会好奇地问我,“你跑5公里,是一口气吗?中间休不休息?”和亲戚聚会中,她也开始兴致勃勃地介绍我的健身经验。我见势特意又和家人们分享了95岁姥姥的长寿经。从小学起,每年的寒暑假基本都在姥姥家度过,亲眼见证了姥姥长达30余载的早起练功历程。
“您也不需要特别瘦,关键是运动能让您精神更好,身体代谢更健康。”我和母亲约定,回到北京,我每天都看她的微信运动圈,一上午要走够5000步。“步数我都给您量好了,围着家门口的湖边走两圈,就是5000步。要是不够,和老爸说好了,不发中饭!”做完这番约定,我和母亲不禁莞尔,期待母女俩立于新春的约定,在夏日我再归家时,能一起见证硕果。
甲辰龙年回家过年,让我对“中国年”如何传承,有了新的思考和理解:爱不是一场单向的给予,而是我们一起获得了力量。“中国年”的内核,也是一家人在欢乐团聚中,感受家的味道、亲情友情的绵延向前,每一个人的生命力于其中或被放大、或被滋养,一起在主动走近、用心联结、双向奔赴中,开启一个充满期待的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