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协同创新取得重要进展,区域协同创新机制不断优化,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取得新成效,科技创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目标一致、层次明确、相互衔接的协同创新规划政策体系初步形成。2015年6月,中央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以此为蓝图,先后制定了科技专项规划,三地实现协同创新地方立法突破,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配套政策。二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京津冀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建立,设立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设立国投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中关村企业在天津河北设立分支机构已经达到1万多家,北京流向天津河北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2800亿元。三是有序流动、开放融合、优化配置的区域创新要素市场逐步形成。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初见成效,设立京津冀联合实验室,建立京津冀科技创新券合作机制,推动大型仪器开放共享,三地跨区域利用科技资源。四是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产创联动的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格局不断深化,联合绘制6条产业链图谱,推动北京先进适用技术产品在京津冀传统产业示范应用,“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和“保定市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设备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的阶段。京津冀协同创新也存在协作平台多但比较分散、中心城市强但辐射带动较弱、创新要素富集但流失较多等挑战。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牢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初心使命,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升级版”,加快打造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活力、提供新动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要聚焦京津冀重点区域,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核心承载区。推动首都的科创园区建立更多“飞地园区”,提升保定、雄安、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和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核心节点能级,打造“类中关村”创新生态。积极建设一批产业、创新、人居相融合的京津微创新中心,形成设施完备、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创新发展的非首都功能集中承接地。引导首都科技资源精准化、组团式落地津冀,吸引一批央企二三级总部建设研发转化基地和“央企创新小镇”。探索在京津冀毗邻区聚焦打造若干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京津冀协同创新示范区和创新资源集聚区。
要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关键环节,提升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用好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国投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共建一批高能级科技成果中试基地、专业孵化器和加速器,提供“技术方案、工业设计、中试快制、中小批量、检测认证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首都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和二次开发,吸引北京科技成果来津冀转移转化,推动形成科技成果“北京研发、津冀中试转化”落地模式。探索“学科+技术+产业+人才+基金”的创新模式,在类脑智能、基因技术、合成生物、氢能与储能等前沿领域,加快建设昌平“生命谷”“能源谷”、滨海“信创谷”“生物制造谷”等未来产业创新策源地和世界级先进制造集群。
要聚焦战略科技力量集群,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推动京津冀联合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国家实验室建设,加快建成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加快京津冀技术创新中心旗舰型、枢纽型、网络化布局,打造“1+N”全链条产业创新网络。共同布局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一批京津冀联合实验室,促进京津冀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拓展京津冀联合科技项目范围与力度,重点围绕6G通信、人工智能芯片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联合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要聚焦创新要素高效流动,建设京津冀跨区域创新体系。聚焦科技创新资源流动,推动建立“京津冀协同创新”智能化平台,促进企业、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探索搭建京津冀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资源共享平台,完善京津冀人才协同创新机制,探索建立京津冀“访问学者计划”。推进新一轮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强化自贸区、自创区等政策叠加,在重点区域建设“改革特区”。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天津市委会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