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

协同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本报记者 孙琳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3月04日   第 17 版)

★新闻背景

2023年9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明确“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标志着我国开启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治化的新征程。

如何更好协同各方联动,推动我国信息无障碍环境建设快速发展,让老年人以及残障人士共享数字时代红利?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盲人协会主席李庆忠表示,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出台意义重大。其中提到的“信息无障碍”涉及面更广、技术更加复杂,特别是近些年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构建高质量的无障碍环境,乃至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创业等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他举例说,“如人工智能(AI)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让盲者能看、聋者能听能讲,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也出现了聋人快递员、聋人网约车司机、呼叫中心残疾人客服等新的职业。”

在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过程中,出行问题一直是关乎残障人士以及老年人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然而,目前数字化出行服务还未能完全普惠到老年人群体,一些老年人还陷入了“数字鸿沟”。

为了更好地向老年人提供充足的、个性化的出行服务,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建议,加大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力度,提升养老服务机构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以及加快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更为重要的是,在数字时代,要有计划地实施“智慧助老”行动,通过加快推进老年人常用的出行服务类互联网应用和移动终端、APP应用适老化改造,降低数字化出行的使用门槛,打破“数字鸿沟”,让数字化出行更多惠及老年人群体。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项多主体、多领域、多环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系统规划、统筹实施,也需要更多社会力量协同推进。李庆忠提出,为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建立相关配套政策和机制非常重要。“以信息无障碍为例,此前工信部门联合相关单位开展网站APP达标测评活动已取得了良好效果,腾讯等企业也在积极主动为无障碍发挥作用。后续应推动建立多层次、多渠道、持续性的无障碍监管测评认证制度,并辅以一定激励机制。例如,建立‘白名单’体系,可将无障碍的相关测评结果应用到‘文明城市’等相关评选中,并定期公开,对其中正面案例予以表扬。”

皮剑龙也表示,建立监督制度和激励机制,才能更好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落实。他建议,建立全流程全链条监管体系,建立多层次、多渠道评测、认证机制,推动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无障碍环境。

2024-03-04 本报记者 孙琳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8145.html 1 协同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58,14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