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现场·故事

参加冰雪运动怎样做好防护?

本报记者 李冰洁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3月08日   第 14 版)

“我想为大家科普一下。”3月6日,在体育界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教练纪冬拿起话筒,说了这样一句话,引得同组委员们纷纷投去好奇的目光。

“我看到网上好多人调侃,说滑雪的尽头是什么?是骨科医院。”纪冬的话引起阵阵笑声。“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举办,以及近来东北旅游热带动的冰雪运动普及,让很多人喜欢上了滑雪这项运动,也确实有不少爱好者手臂、腿部受伤骨折,进了骨科医院。”接下来,纪冬收起笑容,严肃地说道:“这些伤害是我们看得见的风险,而冰雪运动更大的风险却在于头部和颈椎。”

“比如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名将舒马赫,因为在法国阿尔卑斯山区滑雪时发生事故,头部撞到岩石,严重受创,导致成为植物人。”纪冬举例说。

言及此,纪冬正式开始他的科普:脑震荡是一种大脑损伤,往往对运动成绩或生产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在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此外,经历过脑震荡的运动员在结束运动职业生涯后仍可能出现长期健康问题,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如慢性创伤性脑病、阿尔茨海默病或轻度认知障碍)和发展为情感障碍(如抑郁症)。总体而言,在比赛中发生脑震荡的可能性远高于训练期间,复发率约为9%,有90%的第二次脑震荡发生在第一次脑震荡的7~10天,且大多数复发于与物体接触过程中。

为了让冰雪运动从业者和爱好者提高对头部创伤的重视,纪冬今年提交了一件提案,建议在竞技赛事当中对脑震荡做出相应的规范,建立管理体系、识别体系和参赛准入体系,对于在极限运动或者其他赛事中头部受到撞击的运动员,组织者有义务来识别、判断和终止其参赛。

“我从小就经历过多次头部的创伤,造成脑震荡和短暂失忆,第一次可能很难受,但接下来会发现,即便很小的创伤力就会造成二次、三次甚至习惯性的脑震荡。”“我希望在座的委员和媒体记者多宣传推广,在自己或身边人喜欢上冰雪运动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头部。”纪冬结合自己经历,给出了很细致的建议,一旦头部受到创伤,需要休养7天以上才可以进行简单的活动,这7天尽可能避免看手机、电视,也不要进行任何的户外活动,避免因为脑震荡导致对健康生活造成影响。

2024-03-08 本报记者 李冰洁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8417.html 1 参加冰雪运动怎样做好防护? 58,41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