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委员故事专题

单杨:如何让农产品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张园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3月12日   第 08 版)

单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3月10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闭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单杨回到了湖南长沙。

一路劳顿,遮不住他话语间的兴奋,“政协会议上,我向大家分享了正在撰写的关于《中部传统农区农产品贮藏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有27位委员联名支持!”

曾任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的单杨,过去20多年踏遍了中部传统农区,每年都要在这里进行多次调研。这片广袤的土地,从清朝起便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如今更是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然而,单杨在调研中观察到,这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并没有转变为经济优势。

水稻收割脱粒后,由于贮藏保鲜技术滞后,容易产生霉变;水果从树上采摘后,没有及时贮藏保鲜加工,很快腐烂变质;活鸡鸭宰杀后,鸡血、鸡骨头、鸡毛都没有物尽其用,白白扔掉……

2023年12月18日,中国农科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显示,“包括粮食、蔬菜、水果、肉蛋禽类等在内的食物,2022年损耗浪费总量达4.6亿吨,造成的经济损失1.88万亿元,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22.3%。”谈及调研中看到的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副产物没有得到综合利用的现象,单杨不禁感叹,“你知道吗,粮食每增产1%,都是弥足珍贵的,而我们却损耗了这么多!”

调研中,单杨还发现,农产品上市时间往往比较集中,贮藏期较短且加工转化率低,导致一段时间内供大于求,不仅卖不上价,还容易堆积损耗。“因此,要提升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并及时把初级农产品加工成高附加值的产品,既能减少损耗,还能让老百姓增收。”

然而,绿色实用贮藏保鲜加工技术具有一定的门槛,目前在加工工艺、资源利用率、技术装备、信息智能化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因此,单杨建议:尽快建立低碳、循环、高效、营养健康的农产品贮藏加工体系,“提升采后分类自动化水平,引入减压贮藏、气调保鲜等新型保鲜技术,推进贮藏加工技术和装备创新……”从采摘到贮藏再到加工,每一个阶段,单杨都提出了专业建议。

交谈中,每提到一种农产品,单杨都有办法把它们“吃干榨净”,鸭毛能做成衣服,柑橘皮能提取果胶。单杨说,这源于多年前一颗柑橘带给他的启示。

20世纪90年代,单杨从当时的“柑橘罐头王国”西班牙学成回国。“当时,湖南是柑橘种植大省,但主要用于鲜食,加工处理能力弱,丰产时卖不上价钱,甚至还不够采摘费。我在国外考察发现,把一个半橘子加工成一小杯罐头,售价1美元,是鲜橘的十倍都不止。”对比国内外的柑橘加工产业,单杨发现,我国柑橘工业存在原料贮藏腐损率高、加工原料不能周年供应,缺少连续化、清洁化和标准化加工生产线,资源综合利用率低、高值化产品少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单杨下定决心带领团队攻克柑橘绿色加工与综合利用难题。

经过研究柑橘加工综合配套技术,柑橘变成了果汁、做成了罐头,还能提取类黄酮、香精油、果胶等功效成分,皮渣还能做成环保材料。然而,科技成果只有在企业落地,才能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产业发展。

“当时,我们团队名气不大,龙头企业、上市公司不愿意与我们合作。”于是,单杨团队和几个从事柑橘罐头加工的中小企业一拍即合,经过生产工艺技术提升,企业打开了国际市场,销售额实现飞跃,而单杨团队也逐步建立了“企业提出技术问题——政府与企业共同立项——科研院所实验室小试——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中试——企业应用——全行业技术推广”的产学研用技术合作模式,与中小企业共同成长。

这位“食品工程院士”研究深入,表达易懂,言谈间机敏又朴实。当被问到一种农产品能提取出哪些物质,一项技术的优势与短板是什么,农产品贮藏加工产业的某一组数据是多少,他随口便能说出,且旁征博引,即使外行人听来,也不难理解。

闲聊时不难发现,对于农业、农村和农民,单杨始终有着真挚的情感,“我家里祖祖辈辈是农民,我们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也有农村的试验点、帮扶点。”每次到田里去,他都要和农民聊聊天,大伙儿时常问他,“有没有好种子、好肥料?有了简单易学的贮藏保鲜加工好技术,能不能给我们培训培训?”还有的农民兄弟对他说,“您帮我们想想,地里怎么才能提高收入?”这些话,单杨都记在了心里。“下一步,还要推动农产品贮藏加工提质增效,让农民增产又增收。”

2024-03-12 本报记者 张园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8766.html 1 单杨:如何让农产品转型升级? 58,76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