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可以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谁的计算能力更强,谁就能够在发展中抓住先机、赢得主动、抢占制高点。”全国政协委员孙昌隆提出,各地区应结合自己的资源禀赋走差异化之路,精准对接用户需求,发挥好规模效应、协同效应,让数据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真正打通我国东西部数字产业的大动脉,下好全国算力“一盘棋”。
“要做好新建、在建和已建成算力能级上的衔接,算力产业发展的区域协同、上下游协同、基础设施协同的顶层设计,对重大研发项目、产业链布局、区域协同发展、基础设施投资等进行统筹谋划。做好算力中心协同运营规划,明确各类算力中心目标客户,尽快实现造血功能。”在孙昌隆看来,要充分预判数字经济新业态、新领域对算力结构性需求,协调做好算力差异性布局,将各地区政府建设的智算中心与商业算力中心形成人工智能算力互补性合作,填补双方空白领域,做到算力能级上的衔接。
孙昌隆认为,应发挥跨区域联动优势,以“团购”“分销”等方式对接下游平台型企业,缩短资金回笼的时长,扩大销售规模,快速实现造血。突出地方特色优势,比如制造业底蕴深厚的省市,可以将各类算力中心打造为高端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抓手,在石油勘测、飞行安全性模拟、汽车碰撞、化学分子药物设计等算力需求领域,与当地行业龙头企业加速合作。
“目前部分地区算力中心存在‘重建设、轻运营’现象,带动上下游智能产业发展能力还有不足。”孙昌隆建议,做大做强产业数字化和产业智能化改造升级,支持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因地制宜发展偏劳动密集型的数据加工、数据内容产业,加快培育一批算力领域生态领航型企业和产业链细分领域创新企业,借助算力中心全方位积极带动智能终端产业结构发展,强化创新平台服务,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建设,集聚创新资源要素,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算力产业创新发展生态。
“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国产自主可控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促进国产自主可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落地繁荣。”孙昌隆提出,要加快国产自主可控产业链纵深布局,涉及从底层芯片、AI开发框架、基础软件、AI使能软件、AI算法、AI大模型到行业应用等多个上下游环节。同时,加快激励重点领域使用国产自主可控技术,在交通、通信、能源、金融、互联网等多个行业领域加速国产化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技术替代,进一步拓展出百亿产值的行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