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具有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确定性特点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
在规模稳定性上发力,加快形成能源安全链。立足我国主体能源,坚持控制总量、先立后破、有序替代,超前布局一批优质煤炭产能,优化煤矿核准和证照办理程序,增强向央企集中度,推动煤炭安全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提升安全生产门槛要求,加强煤炭应急储备能力建设,实现煤炭向接续发力、向深部进军、向交叉进展、向伴生资源要效益。坚持“煤油气储、油化并举、平急结合”原则,推动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充分利用我国自主可控煤制油技术,加快建设一批煤基集成创新示范基地。
在多元融合性上发力,加快形成能源绿色链。新能源规模化发展需要有煤电可靠电源和强大电网做保障,坚持“两个联营”,大力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合理建设清洁高效煤电,加大存量煤电“三改联动”力度,深化技术节能、结构节能、管理节能,推动煤电新油气氢核多元化能源谱系协调发展、多级能源网络互联互通、源网荷储深度融合。加快推动“疆煤出区”新通道建设,增强重载铁路运输效能,构建统筹布局、总量平衡、流向稳定、利益均衡的全国煤炭梯次供应格局。
在先进高效性上发力,加快形成能源科技链。利用我国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央企创新主体作用,建好用好国家级实验室和平台,围绕能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依托重大工程,联合科研院所、企业等链条单位开展协同攻关,带动先进技术应用和产业升级。建立国家级能源数据管理平台,推进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多场景应用融合,建设更多智能化标杆项目,促进能源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