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在2022年,全球有130万人死于结核病。尽管结核病可以预防也可以治愈,但它仍然是当今全球健康面临的重大挑战。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张文宏和多伦多大学教授魏晓林在《柳叶刀·传染病》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亚临床结核病的隐形威胁”的述评文章。文章强调了在常规被动病例发现下可能会被漏诊的大量亚临床结核病病例,其中持续咳嗽两周或以上被视为结核病的强烈迹象。亚临床结核病并不一定意味着是没有任何症状的结核病。该研究提供了三种亚临床结核病的定义,即痰培养阳性的结核病、没有持续咳嗽、完全没有咳嗽或没有结核病提示症状(如咳嗽、胸痛、发热、盗汗或体重减轻)的结核病。
该研究估计,在结核病流行率调查中发现的所有痰培养阳性人群中,亚临床结核病的比例为82.7%,当定义为无持续咳嗽时,比例为62.6%,在校正了X射线筛查的不完全敏感性和漏检或污染的培养后,比例为27.7%。这些结果表明,在结核病流行率高的国家,亚临床结核病的负担相当大。根据这项研究报告,29%的无持续咳嗽的结核病患者和23%的无任何咳嗽的结核病患者是痰涂片阳性的。由于亚临床结核病没有或只有很少的症状,患者可能有更长的诊断延迟,并可能成为所谓的隐性传染源。
总的来说,亚临床结核病隐藏了更高的结核病患病率,对世界卫生组织在2035年前消除结核病的目标构成了迫在眉睫的挑战。因此,亚临床结核病需要在微生物学、公共卫生和临床护理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以优化其诊断、治疗和管理政策。
(陈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