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态周刊

全国政协委员李景虹:

传递海洋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国声音”

本报记者 高志民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3月21日   第 06 版)

“目前我们对海洋生态机理的科学认知仍有待加深。外来物种入侵、海岸侵蚀、典型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依然严峻,海洋生态系统的质量及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李景虹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李景虹在调研中发现,“虽然国家着力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近海生态保护补偿、海洋生态预警监测评价等工作,但由于海洋的综合性、复杂性,相关工作的具体落实仍有待进一步深化。

“以高技术引领、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模偏小,海洋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生态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大。”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李景虹建议,首先要统筹海洋生态调查监测,推进数据共享共用。

李景虹认为,要建立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财政、农业农村、林业草原等多部门及地方政府共同参与的海洋生态信息共享机制,打造“横向共享、纵向连通、实时联动”的近岸海洋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业务平台,强化“一张底图、一张蓝图”。

同时要强化海洋生态机理、生态过程研究,推进海洋生态分类分区,提升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在陆海统筹、多规合一等方面的布局引领作用,推动以项目和任务为牵引的保护修复布局向满足国家海洋生态安全战略的统一布局转变。

在李景虹看来,筑牢海洋生态安全屏障也至关重要。

“要构建以海洋保护地、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为核心,海洋生态廊道为补充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建立完善各类海洋生态保护空间优化调整、精细管控及保护成效评估机制。加快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制定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行动计划,实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改善区域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李景虹说。

有了生态屏障也不能掉以轻心,还要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评价制度,形成“监测-评价-预警-保护修复-监测”业务管理闭环,引导和约束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活动。

李景虹认为,要加快建立兼顾区域海洋生态禀赋、保护修复成效等特征差异的近海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对实施保护行为的地区和相关利益主体予以补偿,激励形成海洋生态保护良好氛围。同时进一步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创新奖补支持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入,高水平建设一批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李景虹最后表示,要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海洋绿色发展等关键议题交流磋商和多双边合作,形成更深层次“一带一路”海洋生态领域国际合作格局。积极参与全球性海洋生态报告编制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广“蓝色海湾”等中国特色NbS实践案例,传递中国好声音。

2024-03-21 本报记者 高志民 全国政协委员李景虹: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9299.html 1 传递海洋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国声音” 59,29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