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ChatGPT、Sora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为人们带来便捷和美好的同时,也深刻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在数字化与智能化结合的数智时代,科普工作和公民科学素质也面临新的变革与挑战。
有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比人类生成的虚假信息更难识别。通过人工智能生成的信息、深度伪造合成的虚假信息变得比以往更加难以分辨,公众获取真实信息、区分真实和虚构信息的难度更大,需要更加全面的辨别力和判断力,尤其是具备理性分析能力和科学价值观的底层思维。
这意味着一定程度上,对科学素质的要求已超越了科学和技术本身,对科学思维和价值判断层面提出新的内涵要求,赋予了科学素质与读写能力、数学能力同等重要的基础素养价值。
为此,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拥抱新一代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与挑战,以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探索科普创新模式,从源头出击,深度介入、全程干预科技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传播链条,加强科普的预见性、引领性和针对性,有效破解近年来“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扩展科学素质的社会功能。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25年)》提出的新时代公民科学素质概念,调整了“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的表述顺序,将科学精神前置,进一步强调崇尚科学精神和价值引领的重要性。
在我国科学素质发展从“知识补课”走向“价值引领”的新阶段,与之对应的,公民对于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不仅要具备“会不会”的能力表达,还要有解决问题“对不对”的价值判断。
因此在科普工作和科学素质测评中,应进一步推动从人文科学价值观层面融入社会科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和思想等元素,更好地为公民批判性思维、信息辨识能力的提升增添理性精神和价值底色。
总之,加强科学素质的社会功能,是架起科学与文化的桥梁,促进公民、科技与社会良性互动与协同发展,积极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注入人才动能、提供人才支撑的基础条件,更是我们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平权的同时,避免陷入技术门槛更高的新的两极分化和“数字鸿沟”的重要保障。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