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周刊

民盟天津市委会建议:

推进京津冀医联体医疗质量标准一体化

本报记者 张原 李宁馨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4月10日   第 05 版)

“针对当前京津冀三地医联体医疗资源整合效果不明显、内部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应优化京津冀三地医联体结构功能,提升资源共享效率,动态创新拓展协作模式。”近日,民盟天津市委会调研提出推进京津冀医联体医疗质量标准一体化建议。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卫生健康部门、医疗机构结合三地医疗特点、技术水平和病种分布规律,进行了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行性的医联体建设工作。2023年,三地卫生健康委制发《关于加快推进京津冀医联体建设工作的通知》,探索共建、共管、共赢的医联体模式,着力缩小三地医疗水平差距,实现优质医疗资源跨区域有效流动。

“现阶段,京津冀三地医联体建设仍存在一些短板。如医疗资源整合效果不明显,表现在资源整合主要采取医院之间合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疗资源共享,但合作形式单一,大部分合作偏重学科技术帮扶,三地医联体的资源流动主要集中在专家出诊、技术指导、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较少涉及质量控制体系建设、专科规范标准制定等方面,对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等方面也缺少要求,三地医联体医疗质量、医疗服务水平同质化难以实现。”在调研组成员、天津市口腔医院医政科干部张友看来,京津冀三地医联体内部协调机制还不完善,如三地卫生行政及医保政策尚存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医联体内部协调机制的运作效果。

调研组认为,京津冀三地医疗机构目前主要通过派驻专家帮扶重点科室或托管科室的形式,辅以专家培训和进修培养,三地医务人员受地域环境、单位级别、设施设备及患者就医习惯影响,医疗质量水平有明显差距,医疗质量标准化程度较低,医联体内部人才培养与流动机制不健全,医疗质量标准监督与落实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政策支持和监督考核管理,影响医联体整体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

如何优化京津冀三地医联体结构功能?调研组提出,要落实京津冀三地卫生行政部门主体责任,加快推进《关于加快推进京津冀医联体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及内容落地,完善配套政策,规范健全市场秩序,为京津冀三地医联体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整合提供保障机制。同时,要落实京津冀三地医联体成员单位责任,通过对医疗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的运行体系推广,建立起统一的医疗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机制、学科建设路径、绩效考核标准,提供更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的医疗服务指导。建立京津冀三地医联体分工协作机制工作中,可设立医联体专门管理机构,制定医联体合作章程,统筹管理医联体的体系建设、计划执行、质量监督等事宜。

“提升京津冀三地医联体资源共享效率十分重要。”在调研组看来,京津冀三地医联体要结合属地管理政策,进行多维度的资源整合,推动三地医联体将制度、规范、标准相互整合,实现同质化管理。要建立京津冀互联互通的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在医联体内实现信息共享,为患者电子病历、健康档案、医疗服务、质量标准提供信息保障,实现医联体内部的各类诊疗服务信息的互联互通。

调研组建议动态创新拓展京津冀三地医联体协作模式,引导三地开办分院、合作办医、专科协作以及异地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等,健全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效率和质量。同时,积极拓展京津冀三地医联体协作模式,如初期可以通过合作共建或科室托管的模式,组建优势互补的医联体,通过开展创新型的技术普及推广以及人才培养,提升医联体医疗服务能力,在医联体医疗服务能力、医疗质量水平、人才梯队结构等正式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后,逐渐转变成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等合作形式,形成良性循环。

2024-04-10 本报记者 张原 李宁馨 民盟天津市委会建议: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0242.html 1 推进京津冀医联体医疗质量标准一体化 60,24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