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的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普及和流行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凸显的特征。跟10年、20年前相比,人们消磨时间、塑造自我和沟通交流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快速、实时传播丰富多样的信息,算法实现了精准的个性化推送,由此带来的巨大满足和愉悦使得从小孩到老人都会“一直刷一直爽”。以社交媒体和短视频为代表的电子娱乐对下一代的影响受到全球高度关注,甚至排在营养不良、学生欺凌和缺乏运动等问题之前。马斯克等科技先锋警告说,短视频算法可能会“吃掉”孩子的脑。国际知名期刊《自然》发表社论认为,电子娱乐对孩子的影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绝对性问题”。然而,如同其他改变人类生活的科技变革一样,电子娱乐对新一代成长的影响可能极为复杂多元,需要基于科学证据客观认识其利、弊,找到趋利避害的有效策略。
短视频等基于算法的电子娱乐魅力何在?
“抖音”是目前国内最流行的视频分享和推荐平台之一,其强大的推荐系统可以预测每个用户的兴趣,并根据他们之前的浏览记录和标记视频分类为用户推荐个性化视频。2021年浙江大学的研究者做了一项研究,请大学生观看个性化推荐的视频和一般性视频,在一定程度上揭开了个性化推荐视频令人沉迷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首先,观看个性化推荐的视频时主要激活了大脑默认网络中涉及当前情境和精神状态的脑区,而对与思考未来有关的脑区没有显著激活。由此可见,观看基于算法推荐的短视频合乎观众心意的刺激和情境,享受到了“简单的乐趣”。其次,观看个性化推荐的视频还显著激活了大脑的重要奖赏系统,如腹侧被盖区。脑的奖赏系统激活带来“快乐物质”多巴胺不断分泌,让我们体验到快乐,提高进一步寻求快乐的积极性。推荐算法预测人们的兴趣,不断推荐人们可能感兴趣的视频,从而强化刷视频的行为。久而久之,我们对基于算法的短视频等电子娱乐上瘾就在所难免了。
电子娱乐可能损害孩子们的哪些发展?
电子娱乐的被动性可能有损认知和语言发展。2024年浙江大学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分析了1.2万名9~13岁美国儿童电子娱乐与认知和语言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看电视、看视频、浏览社交平台等电子娱乐与视觉空间、记忆、语言发展不良有关,尤其是长时间电子娱乐因被动输入多、缺少人际言语互动,对儿童的语言发展存在明显不良影响。
长时间玩电子产品与孩子的生活满意度下降、心理行为问题增多有关。对英国高达8.4万名10~80岁人群的分析发现,使用社交媒体时间越长,一年后个体对生活的满意度越低,这在青少年中更突出。对美国2217名9~10岁儿童玩电子游戏的行为分析结果显示,与完全不玩电子游戏的儿童相比,每天玩3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儿童更多出现焦虑、抑郁、社交问题、注意力不集中、违规和攻击行为。前述2024年对上万名儿童的研究也发现,沉迷短视频的孩子表现出更多退缩或抑郁症状、社交问题。不过,电子娱乐和心理行为问题的相关不是人们预想的是“因为电子娱乐多了,所以心理行为问题多”,而是相反。也就是说,可能是孩子先出现了心理行为问题,进而沉迷电子娱乐。这可能还和缺乏户外活动、睡眠不够、与同伴的社会交往不足等问题有关。
学前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对电子娱乐的不良影响相对敏感。2岁及以下儿童玩电子产品的时间一周每增加1小时,肥胖指征——身体质量指数(BMI)相应显著增大,预示存在未来肥胖的高风险。6~12个月婴儿晚7点后接触电子产品比没有接触的婴儿睡得更少。
电子娱乐百害无一利吗?
计算机、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打造的网络环境,对下一代提出了更高的认知技能要求,也给他们成长提供了更丰富多元的机会。一些研究人类发展时代差异的学者们提出,复杂的电子娱乐对新一代认知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能是全球智力平均水平上升的原因之一。相当多研究发现,电子娱乐可能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反应力,甚至可以作为数字化疗法带来认知益处。美国、巴西等国分别开展的数千名儿童追踪研究显示,玩电子游戏多的孩子两年后智力增长更多。玩动作视频游戏显著提高了孩子的视觉加工技能、视觉注意力和工作记忆表现。控制孩子的性别、种族、家庭收入和父母受教育水平等混杂变量之后,看电视、玩电子游戏和使用电脑都正向预测了孩子的工作记忆和一般认知能力。2023年澳大利亚、西班牙、美国、比利时等国家的学者共同发表在《自然》旗下期刊《自然 人类行为》的一项研究整合了102篇有关领域的证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电子娱乐教育性越强、家长陪伴娱乐越多,孩子的读写能力越强。
趋利避害,不让电子娱乐“吃掉”孩子的脑
电子娱乐的利与弊从来不是简单的“是和否”问题,应不断基于科学研究客观、准确地理解其利与弊。电子娱乐的影响与孩子的年龄、使用时间、交互性、内容和日常活动安排等许多因素有关。
沉迷电子娱乐可能反映了孩子的心理需求未得到满足,因此,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可能比严禁电子娱乐更有效。因缺少陪伴,孤独、学业压力大、与家长老师或同学关系紧张等,都是孩子沉迷电子娱乐的常见原因。家长和老师要客观认识孩子沉迷电子娱乐的原因,通过陪伴、倾听、鼓励,帮助孩子在现实的学习、生活和交往中获得乐趣和成功,有助于防止孩子沉迷电子娱乐。
电子娱乐的内容、交互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电子娱乐对孩子发展影响的好与坏。我们倡导电子娱乐的创作者及家长们要更多关注电子娱乐产品的教育性、互动性,引导孩子享受更多高质量的教育性产品。如果短视频平台的推荐算法能引导孩子多关注历史、文学、科学等内容,将会丰富孩子的视野,扩展知识面,发展多方面素质。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指引,2岁及以下的孩子不宜单独使用电子产品,时间需要严控。2岁以上含学龄儿童每天电子娱乐时间应控制在1小时以内,且睡前一小时不宜接触。因此,家长和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进行合理安排。
当然,家长的高质量陪伴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条件,避免电子娱乐的弊端离不开家长高质量的陪伴。家长应当尽量每天、每周都留出陪伴孩子共同活动的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锻炼、聊天、做家务、享受美食等。通过高质量陪伴,家长满足孩子认知、情感和交往的需求,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困扰,帮助孩子缓解和管控压力,进而减少孩子沉迷电子娱乐的风险。
(作者刘洁含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科研助理;陶沙系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