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大学毕业四年,经历了公务员考试及教师资格证考核失败后,以做电商创业为由从国企辞职,并拒绝再参加所有与“体制”相关的职业竞聘。
父母很不解,觉得国企效益好,作为员工可以有不错的职业发展。可他们发现,小刘不仅工作有了变化,生活社交也大不同了。他以需要有独立工作空间为由,从家里搬出后,父母便只能在法定节假日按照约定见到他,而他只字不提自己的工作生活,也无法有任何深入的交流。
有时候亲戚朋友聚会,他则旁若无人地躲在一旁,连表兄弟姐妹们的邀约也都被回绝,如果多次被关注到,他就躲回房间或无声离席。父母觉得他可能是内向,在亲戚朋友们印象中,因父母严厉管教,小刘自小就是个遵规守纪的孩子,文质彬彬,只是近来越发显得“羞涩”,甚至抵触感更为强烈。
随着类似躲避情况的增多,父母发现小刘更多的异常之处。他不只有“社恐”迹象,工作问题也停滞不前。在亲友提醒下,父母引导小刘到心理专业机构诊疗,确诊为典型的回避型人格。
回避型人格障碍,通常又被称为“逃避型人格”,他们还可能伴随有经常性的行为退缩以及心理自卑的显著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不乐于社交或畏惧社交,特别是面对重大问题和挑战,倾向采用回避态度,甚至可能感觉自己没有能力应对,直接放弃尝试。同时,回避型人格障碍者有较大的社会不安全感,需要大量接触他人时,也常因胆怯、害羞而逃避。
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辨识回避型人格障碍呢?回避型人格障碍通常表现为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和对负性评价极其敏感的普遍模式。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在成年早期便出现类似因为害怕批评、否定或排斥而回避涉及人际接触较多的职业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除非确定能被喜欢;因为害羞或怕被嘲弄而在亲密关系中表现拘谨;有在社交场合被批评或拒绝的观念;因能力不足而在新的人际关系中受抑制;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笨拙,非常不情愿参加任何新的活动。
如果发现自己或者周围人符合以上情况,即可以疑似为回避型人格障碍。
生活中有类似困扰的人其实不少,他们通常并非不懂得社交,更多是担心被嘲讽、否定、拒绝等负面回应而紧张焦虑,并基于对自己低评价的自卑感,回避参与社交活动,即使参加了,更多时候是躲在角落里。如近几年被关注的“宅男宅女”“啃老族”,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是没办法与人社交,而是可能在职业、学业、社交和情感等方面遭遇过挫折,从而过着躲在角落里的生活。
回避型障碍者可能从小受到严厉管教,承载着父母较高的要求和期待,一旦无法达成预期目标,高自尊、高需求及高敏感度的他们,就可能产生强烈的自责、自卑、羞愧感,为确保不会更多地被指责和嘲讽,选择用中止和避免社交的方式“躲藏”起来,以确保自己的不堪不会被“发现”。大多数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随着对环境的适应、经验的积累、对不确定性和失败焦虑的耐受度提升,以及自我人格发展完善,羞怯会逐渐改善、缓解,至少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如若不是,就很可能往另一趋势——回避型人格障碍发展,不仅将引发社交生活困扰,更会给个人生活发展带来各类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提升诱发精神类疾病的风险。
如果你或周围人中,有疑似患有此类障碍,应尽可能提醒、引导他们去寻求专业的支持。
据调查,在各类调整方法中,以团体辅导与治疗尤为见效。因为回避型障碍者通常不适于群体社交,在团体治疗关系中,安全、有支持性陪伴的专业治疗师与类同的群体,会让他们感受到与过去截然不同的体验,促使团体成员共同陪伴支持和发展。团体治疗中,不论是保密、倾听、共情的团体搭建基础,还是具有敏感度的、适当的自我表露,以及尊重彼此不评判的自信重建,都是弥足珍贵的经历与经验,能够引导他们思考与反思,重新体验人际交互中支持性的、稳定的关系发展。
当然,如果匹配合适的心理治疗师,以专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个体治疗与咨询工作,陪伴他们探索自己发展成为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艰难与困惑,探索出个性化调整与发展方式方法,恰是将专业的困难交给专业的人解决,是有专业关系支撑的安全感重建。
最重要的是,正在经受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他们,能够觉察和意识到自己的回避行为与应对机制是有问题的,看到它的负面影响,认识到不能再一味地允许这种状态持续,需引起足够重视与调整。或许,他们踏出阴影,尝试做自我成长与探索的新旅程,就可能开启。
(作者单位: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