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欺凌事件的受害者首先是被欺凌者,但是不仅仅是被欺凌者,学生欺凌事件对所有学生都有影响。长期欺凌他人,容易影响自身心理健康,容易造成骄横跋扈、恃强凌弱、敏感多疑等不良人格特点,容易出现固执、偏执、狭隘及易怒等倾向,对成年之后的工作生活也会产生影响。对于旁观者而言,欺凌行为和事件容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诱发新的欺凌现象。
学生欺凌的特点
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学生欺凌的判定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从发生范围看,包括校园内外;从发生主体看,是学生之间;从表现方式看,包括肢体、言语、人际交往、网络、性等方面;从伤害后果看,包括身体疼痛、心理伤害和财物损失等;从频次上看,有单次和偶然发生,也有多次和经常发生。整体而言,学生欺凌有四个突出特点。
一是容易发生。中小学生在校园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在相处和交往中比较容易发生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欺凌现象,学生欺凌发生的比例比较高,涉及学生群体也不在少数。
2016年一项针对全国29个县104825名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学生欺凌的发生率为33.36%,其中经常遭受欺凌的比例为4.7%,偶尔遭受欺凌的比例为28.66%。2016年另外一项针对四川、河北两省138所农村寄宿制学校17841名小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欺凌的发生率为16.03%。2017年腾讯新闻发起的名为“看见校园霸凌”的网络调查,3.6万多名受访者中,超过一半的人表示亲身经历过学生欺凌,其中有1/4的人欺负过别人。2017年中国应急管理学会中小学校园安全专委会基于全国19个省3777名中小学生调研的《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显示:中小学生受欺凌的发生率为25.8%,欺凌他人的发生率达9.0%,欺凌他人者中有91.8%的学生也遭受过欺凌;经常遭受欺凌者占49.6%,经常欺凌他人者占35.8%;70.0%的校园欺凌发生在校内,如厕所、楼梯拐角、操场角落等相对偏僻的地方,11.2%发生在上下学路上,18.8%的发生在网吧等其他场所。
二是比较隐蔽。一方面学生欺凌大多发生在校园内外比较隐蔽的地方,或者是在厕所、宿舍、无人的教室等半私密的场所,不太容易被发现或者及时被发现。另一方面,因为受到欺凌者的警告、恐吓和感到害怕、无助等原因,很多学生遭受欺凌后没有告知或者及时告知同伴、老师和家长。
2015年一项调查显示,大约48.9%遭受学生欺凌的学生因为“怕丢脸面,在同学中抬不起头”而选择了沉默,不愿意将真相告诉家长、老师和同学。很多欺凌事件发生后,学校、家长和学生并未觉察和发现,因而也常常会否认学生欺凌的存在,没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三是非常复杂。学生欺凌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发生原因包含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不同层面的因素。
就学生层面而言,既与中小学生特定阶段的群体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有关,也与学生个体的学业、性格和行为表现有关。就家庭层面而言,学生欺凌发生与家庭结构特点、家庭教育不良、不良家庭环境等因素有关。就学校层面而言,学生欺凌发生与学校不够重视、相关教育缺失、管理措施不力等因素有关。就社会层面的原因而言,学生欺凌发生与社会认知混乱与偏差、社会环境复杂多元、大众传媒的不良示范和缺乏细化法律规范等因素有关。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欺凌应对往往面临“学生不说、家长不知、学校不管”的“三不困境”。
四是危害极大。学生欺凌事件的受害者首先是被欺凌者,其实不仅仅是被欺凌者,对所有学生都有影响。
对被欺凌者而言,欺凌事件的伤害体现在身体伤害、心理伤害和内心痛苦引发的身体应激反应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显示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学习成绩下降,不想去学校,甚至想退学;人际交往方面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往,对社交场合恐慌;身体方面总是感到不舒服,无原因的头疼、胃痛,睡眠困难、做噩梦;心理方面焦虑、害怕、慌张甚至抑郁,感觉无助,自信心下降;极端行为方面出现自我摧残行为,甚至产生自杀企图。与此同时,学生时期的欺凌经历也会影响成年之后的心理健康、职业发展、社会关系等。
对于欺凌者而言,容易在同伴关系中被排斥,不能很好融入班级集体,面临欺凌事件的惩戒,严重的要承担刑事责任,为自己的过错付出沉重代价。同时长期欺凌他人,容易影响自身心理健康,容易造成骄横跋扈、恃强凌弱、敏感多疑等不良人格特点,容易出现固执、偏执、狭隘及易怒等倾向,对成年之后的工作生活也会产生影响。对于旁观者而言,欺凌行为和事件容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诱发新的欺凌现象。同时,如果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学生欺凌的发生很可能产生恶性循环,影响和危害更多的学生。
如何避免孩子遭受欺凌?
孩子避免遭受欺凌要避免两个误区。在实际生活中,面对学生欺凌很容易出现两个误区:第一是否认,否认学生欺凌的存在,比如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很好、看起来性格很温和,或者学校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良好,不会发生学生欺凌现象。或者,把学生欺凌事件认定为学生之间开玩笑、没什么大不了。第二是泛化,把学生日常交往中的矛盾、冲突都认定为学生欺凌,影响孩子的同伴交往和学习生活。
避免孩子遭受欺凌还要做到三个要点:第一,高度重视学生欺凌及其防治。家长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特别关注学生欺凌现象,多讨论学生欺凌事件的预防与应对,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同伴交往和校园生活,多关注孩子的心情和情绪等。第二,采取措施提前预防。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家里共同阅读相关文章和书籍,观看学生欺凌题材的电影,一起讨论学生欺凌预防的方法和策略,分析和模拟学生欺凌发生不同情境的应对方法,不仅要知道应该做什么,也要知道不能做什么等。第三,主动发现学生欺凌现象的苗头。如何判定孩子遭受欺凌?可以从以下方面观察:一是学习成绩突然下降,不想去学校,甚至想退学;二是变得沉默寡言,很少与同学交往,不愿与人交往,对社交场合恐慌;三是身上无缘无故有受伤痕迹,情绪低落,没胃口,失眠,做噩梦;四是情绪焦虑、慌张、郁郁寡欢、自信心下降等;五是个人物品经常损坏、丢失,着装不整齐、有污渍;六是花钱多,总是跟家里要钱。
发生欺凌家长应该怎么办?
如果孩子是被欺凌者,家长第一时间要告诉孩子正确的应对方法。一些家长会告诉孩子不能示弱,一定要“打回去”。这样做对吗?欺凌发生时如果有能力反抗和能够成功反抗,当然是可以的。但实际情况是,学生欺凌不同于学生之间打架,存在力量的不对等,也就是说被欺凌者处于弱势,无法对抗对方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打回去”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会使自己遭受更大的伤害。正确的应对方法是三个字:首先是“跑”,想办法跑开和脱身,往人多的地方跑,大声向路过的大人求助;其次“讲”,讲道理,尽可能平静告诉对方,这是欺凌,欺凌同学是不对的,告知对方欺凌的后果,违反纪律,甚至触犯法律;最后是“避”,保护身体的要害部位,避免伤害或者更严重的伤害,不要跟欺凌者对打,不要激怒对方,避免目光接触。
同时,家长要安抚和帮助孩子。要认真地跟孩子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安慰和疏导,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让孩子尽快恢复正常心态,要经常跟孩子讨论学校里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事情,上下学接送和保护孩子。
与此同时,家长还要妥善处理欺凌事件。要及时联系学校老师,通过学校老师与对方家长沟通交涉,要求学校和家长管教实施欺凌的孩子,使其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正式道歉并作出不再欺凌的承诺。
如果孩子是欺凌者,家长要跟孩子一起分析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和对被欺凌者造成的伤害,纠正孩子认知偏差,学习关于学生欺凌的校规校纪和法律法规,引导和帮助孩子发自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家长还要引导和督促孩子向被欺凌者正式道歉,取得被欺凌者的谅解,勇于承担相应的惩戒,改正错误行为。同时,家长还要引导和帮助孩子尽快修复同伴关系,恢复正常同伴交往,与同学建立绿色和平、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人际关系,学会妥善处理同学交往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如果孩子是旁观者,家长要引导和帮助孩子正确分析和认识学生欺凌的错误和危害,认识到欺凌者的错误和被欺凌者的痛苦,明确是非判断,建立正确的认知。要指导孩子认识到欺凌事件发生时不能做旁观者,认识到旁观者冷漠面对欺凌行为不予帮助也是一种“共犯”。
同时,要指导孩子掌握欺凌事件发生时如何采取力所能及的方法帮助被欺凌者,比如向老师报告,向附近的大人求助等,阻止欺凌行为发生和避免更大伤害发生。
(作者系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委员、教育部安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教育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