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支持经济回升向好,政策实施已取得较好成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季度金融运行和外汇收支情况时说。
社会融资规模增加量仍处历史同期较高水平
一季度我国金融总量稳定增长。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余额为390.32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加12.93万亿元,同比少1.61万亿元。
“这主要是受上年高基数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负责人张文红表示,从历史同期看,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的增加量仍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从结构上看,主要呈现信贷投放节奏平稳、政府债券融资保持合理规模、企业债券融资有所增长等几个特点。
张文红说,总体上看,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与今年的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基本匹配。同时,今年人民银行更加注重引导金融机构信贷均衡增长,一季度新增社会融资规模虽然同比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历史上比较高的水平,在稳固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同时,避免过度冲高导致后劲不足,有助于增强信贷增长的可持续性。
外汇市场运行展现出较强韧性
一季度,外汇市场运行展现出较强韧性: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稳中有升,在全球货币中表现稳健。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市场预期和交易保持理性有序,外汇储备总体稳定。银行代客涉外收入16586亿美元,对外付款16555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顺差31亿美元;从银行结售汇数据看,银行结汇5422亿美元,售汇5670亿美元,结售汇逆差248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介绍,截至今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57亿美元,较2023年末增加77亿美元,余额变化主要受汇率折算、资产价格变动等估值因素影响。
“真正需要资金的高效企业会获得更多融资”
“目前广义货币(M2)余额超过300万亿元,这是过去多年来金融持续不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反映。”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介绍,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经济体量持续增大,企业资本和居民资产累积加快,这些都会带来货币需求的上升。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我国货币信贷也长期保持两位数以上的较高增速,为经济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避免资金沉淀空转。对此,邹澜说,相关部门将加强对资金空转的监测,完善管理考核机制。未来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有效需求恢复、社会预期改善,资金沉淀空转的现象也会缓解。当前庞大的货币总量增长可能放缓,数据上会有扰动,不宜简单作同期比较。“但这并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减少,真正需要资金的高效企业会获得更多融资,是金融支持质效提升的体现。”
“总的看,前期出台的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正在逐步发挥作用,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开局良好。”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表示,未来货币政策还有空间,将密切观察政策效果及经济恢复、目标实现情况,择机用好储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