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洛阳,花开满城,春意正浓。4月8日,在民革洛阳市洛龙支部党员之家,一场关系北京、洛阳两座千年古都的文旅融合调研座谈会正在火热进行中。
深调研,做好牡丹文旅大文章
4月8日,由民革北京市东城区委会副主委、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冯录召带队的文旅融合及健康养老调研组一行来到洛阳,调研牡丹热经济背后的文旅融合创新举措与健康养老的合作发展路径。
四月,在北京东城,故宫红墙映繁花,千里之外的洛阳则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洛阳的牡丹花会始于隋代,距今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洛阳市政协副主席、民革洛阳市委会主委程相朝向调研组一行介绍,如今牡丹花会已经发展为融赏花观灯、观光旅游、经贸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成为洛阳的一张“金名片”。
在中国国花园、洛邑古城内,随处可见身着唐代服饰装扮的游客。其间,汉服装扮的卖花老翁肩挑扁担,叫卖牡丹,不时与游客互动唐代礼仪。“从汉服热到牡丹城,花会根植洛阳隋唐文化特色,做好牡丹文章,极大带动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组成员、民革北京市东城区委会委员、国资委商业发展中心乡村振兴文商旅专家委员会主任杨红文说。
从首都北京的京味文化到古都洛阳的牡丹经济,在文旅融合调研座谈会上,来自两座千年古都的文旅从业代表及研究专家畅所欲言,从文旅融合的新形式、新业态出发,探索北京市东城区构建文化金三角与洛阳市做好牡丹经济大文章的联动发展方向。
惠民生,打通健康养老“最后一公里”
“我今年92岁了,每天和老姊妹们一起,特别开心!”在洛阳市逸乐苑养老公寓,张奶奶高兴地告诉调研组一行。这家养老公寓的负责人王锋还有另一重身份,就是民革洛阳市瀍河一支部主委、洛阳市政协委员。
“我们是从2018年10月开始运营的,目前在住65人,其中自理老人23人、介助老人(日常生活依赖扶手、拐杖、轮椅和升降等设施帮助的老人)42人。”王锋介绍。说起养老公寓的卫生标准,她提到一个最基础的检验方法,“就是站在走廊或者房间里深呼吸,闻有没有异味。”
在活动展示墙上,一张照片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照片中,老人们身穿唐代服饰,白发搭配华服,很是亮眼。“前几年,受疫情影响,老人每天憋在养老院里,情绪不高。我们就组织了一次汉服装扮活动,老人们别提多开心了!”王锋说。
调研组成员、民革北京市东城区委会第八支部主委穆华也深有感触:“在我们以往的工作接触中,发现很多老年人都有抑郁倾向。健康养老不仅要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更要注重心理健康。”
在修文坊社区邻里中心,调研组一行参观了复健、艾灸等多个便民养老工作室以及关注亲子互动的笨爸爸工作坊。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养,小小的邻里中心形成了便民养老的一站式服务体系。这背后离不开洛阳市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支持。
“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智慧养老监测系统。”在邻里中心,有一面实时监测的大屏幕,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郭晓利介绍:“连入系统后,老人们家里的血压计可以直接将数据发送到系统中,如果数据异常就会显示报警提示,一键开启救助。”
“提升健康养老水平,畅通健康养老‘最后一公里’。一方面,可以加强义诊服务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两地民革资源优势,进一步深化健康养老服务领域合作机制。”调研中,冯录召表示,下一步将依托协和医学院资源优势,协助两地搭建养老服务培训交流平台,发挥两地民革党员养老服务企业专长,广泛开展养老服务交流合作,壮大健康养老专业人才队伍,共同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强共建,同心花开连接南北古都
洛阳市修文坊是隋唐洛阳城103坊之一,这里的邻里中心也是民革洛阳市洛龙支部党员之家所在地。4月8日下午,民革东城区委会一行与民革洛阳市委会代表在这一充满文化底蕴的民革之“家”召开基层组织建设交流会,并签订《结对共建协议书》。
从洛阳民革的“博爱·牵手 童心同行”关爱乡村儿童行动到东城民革的蒲公英中学捐赠支教活动,从发起建立洛阳抗战老兵陵园到每年组织民革党员拜谒孙中山先生像和佟麟阁将军墓……在不断深入的交流中,两地基层民革组织的契合点纷纷涌现,未来开展共享共建的联动点随之而来。
在了解到洛阳抗战老兵陵园背后的故事后,4月9日,调研组一行驱车40多公里前往老兵陵园拜谒。在民革洛阳市孟津支部主委、洛阳市北邙南山陵园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龙标的讲解带领下,大家认真聆听着每一位老兵的动人故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随后,参观了民革党史教育基地张钫故居,重温张钫先生为国家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
千年古都,南北相望。从文旅融合到健康养老,从组织共建到党史教育,返程路上,还是民革新党员的苏峰仍很激动,他感慨地说:“收获太多、震撼太大,真的没有比这更好的入党第一课了!”(何佳子 王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