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水源地的保护,关乎民生。
北京最大地表水源地密云水库和天津主要饮用水源地于桥水库,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大水缸”。
日前,记者走访京津两地“大水缸”周边乡镇时发现,围绕着乡村振兴和水源保护,在特色农业、特色产业上打生态牌走保水、护山、守规、兴城的绿色发展之路。水源地周边村镇,一些可喜的变化正在发生。
北京:筑绿色根基 生态富民
4月中旬,行走在北京市密云区河南寨镇两河村,一座座钢架大棚内绿意盎然。
八零农夫农场内,挂在一棵棵株上的草莓犹如一颗颗红宝石,分外夺目。“家庭农场是未来乡村振兴起步发展的捷径,自家人或亲戚共同经营,加上政府政策扶持和补贴,减少了前期起步投入风险。”八零农夫农场主人杨秋说。
杨秋是河南寨镇圣水头村人。2011年首都体育学院毕业后做了两年教师。2014年,他回乡创业,在邻村两河村租下30亩土地,采用现代化种植技术,建起了家庭农场,致力于生产高品质草莓和西红柿。
位于穆家峪镇的北京极星农业西红柿产业园内,一辆升降车从轨道上缓缓滑动,工人穿着白大褂站在车上,将茎蔓从架绳取下……“我们建成了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智能连栋温室,生产的西红柿口感鲜美。我们的玻璃温室农业就是一个精细化生产工厂。”北京极星农业办公室主任张然说。
据密云区政协副主席杨伟兰介绍,八零农夫农场、穆家峪镇西红柿产业园是该地区西红柿产业的重要代表,也是密云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大科技引领力度、发展“高精尖”农业的一个缩影。
密云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徐美艳告诉记者,密云区是首都最重要水源保护地和生态涵养区。近年来,密云西红柿产业已形成了一定品牌和规模,不仅优化了该区设施农业产业结构,满足了市民消费需求,还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天津:生态“生金” 保水富民
于桥水库位于天津市蓟州区马伸桥镇。春风拂面,走进蓝莓种植最为集中的蓟州区马伸桥镇蓝莓小镇,大棚内已结出累累硕果。“我们兼顾保护水源地和富民,在产业上优中选优,种植了3000亩蓝莓、20余个品种,年产蓝莓鲜果1200吨,销售额达到1.2亿元,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效益最高的种植基地。”马伸桥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干部张淑杰说。
汇丰蓝莓公司是蓝莓小镇蓝莓产业龙头企业,企业负责人、蓟州区政协委员苏庆彬告诉记者,他们采用的是世界先进的蓝莓基质栽培和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他们带动成立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一共有150家,实现联农带农14个村1744户,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集群化发展模式,有力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
在大峪村家庭农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宽和村民正在大棚内采摘蓝莓。他告诉记者:“这几年马伸桥蓝莓种植效益好,我们也想做。现在这17个大棚就是在天津市总工会帮扶下,大峪村集体租下来的,是全村71户225名村民的集体产业。目前,种植了蓝莓、草莓和西红柿。在天津市总工会帮助下,拓展了中心城区团购市场,收入每年倍增。”
科技赋能产业、培育新型主体,蓝莓产业在推动乡村振兴和百姓致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