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是地方政府拼经济、强产业的大事,能够极大激发地方经济发展活力。谁拥有优质的增量,谁就会抢占先机、把握主动、赢得未来。”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主席王常松调研建议,从国家层面规范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鼓励各地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能够快速发展起来,靠的就是招商引资。”在王常松看来,这些地区在改革开放之初大力引进外资、技术、人才和管理,通过“三来一补”方式承接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腾笼换鸟”吸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总部经济和研发中心,始终在区域发展中处于领先位置。
近年来,在新一轮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重庆、合肥、武汉等城市也通过大力招引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可以扩大投资,引进高端产业、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为此,很多地方都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高招频出,高位推进。
“招商引资不当竞争问题要引起高度关注。”王常松调研发现,招商政策“内卷”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些地方为了吸引优质项目,纷纷出台优惠政策,超常规、挖墙脚,且有愈演愈烈趋势,直接后果是造成招商引资的投入产出比例失衡。王常松建议从国家层面规范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鼓励各地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要坚持税收法定原则,各地区不得自行出台税收优惠政策;要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各地区不得违规减缓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险费。”王常松提出,国家要规范相关政策,要求地方不得变相出台财政优惠政策。“对地方已经给予的优惠政策,财政部门要建立评估完善或退出机制。对具有推广价值的,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在合同有效期限内的,继续执行;对未明确时限的优惠政策,要设定实施时限;对显失公平的,要予以调整或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