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某,31岁,自大学就读土木工程后就开始心情不好、头痛,整日觉得闷闷不乐。睡眠也不好,入睡困难、早醒,凌晨5点左右醒来后就难以继续入睡,进食量较少,吃饭没胃口,体力也不如从前,容易疲劳乏力,但一直未去就诊。升入大三后头痛莫名自行好转,但依旧不开心。研究生二年级时,因为过敏性紫癜、支气管扩张休学在家,仍不开心。病情好转后,吴某不愿意回学校上学,并开始出现胸痛的表现,去综合医院就诊未见异常,但仍不开心并整日担心自己心脏问题。毕业后的吴某一直在家待着,不出门也不与他人交流,生活懒散,不修边幅,体力不足,心情差,偶有悲观绝望的表现。”
听完以上的交班内容后,我很好奇吴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患者。于是,我来到了患者的病室,虽然听了病例报告,但是看到眼前的患者我不禁有些震惊:个子高高的,身体极其瘦弱,面容憔悴暗淡无光,双眼窝凹陷,完全没有31岁青年的朝气。我礼貌地打了招呼,他需要非常努力撑起身体才能站在我面前,给予礼貌回应。
虽然我们之间有目光的交流,但是患者的声音极其微弱,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眼神中的那种无望。“护士,我们孩子吃了成块的东西就会心慌,难以下咽,嚼不动,我希望您可以帮助我把孩子的所有食物加工成糊糊。”就在这时,患者的母亲急切地打断了我们刚要开始的交流。
看着患者母亲急切的眼神、不知所措的神态,我突然意识到,我眼前并不是一个病人,而是两个受困的心灵。我轻拍患者母亲的肩膀说道:“患者的所有检查检验结果我都看到了,您孩子的身体和年龄,完全可以正常进餐,流质饮食满足不了他目前的生理需求,您愿意跟我说说发生了什么吗?”
于是,母亲开始慢慢地诉说:“这是我第二个小孩,从小都很乖巧省心,直到几年前患上支气管扩张后,逐渐发展成现在的样子。护士您知道吗,北京的大医院我们几乎都去过了,没有检查出任何问题。我的大儿子目前在香港任教,小儿子生病前我是那么骄傲,骄傲自己培养出两个人才,但是现在我觉得自己失败至极,糟糕透了,我不知道该如何陪伴我的孩子了。”
同为母亲的我被深深打动,安静了片刻,等待她情绪平复后,我说:“如果您可以陪孩子走过这段困难时期,我想您会是比原来骄傲百倍的母亲!”患者母亲的身体微微一动,似乎有些触动。
我看着吴某说道:“和疾病对抗的同时还能顺利完成研究生学业,我可以感受到你的坚韧。现在你的身体需要正常的食物,我相信你有这种能力,我们慢慢来,好吗?”患者轻轻点头,眼神中闪着星星点点的希望,我的心里似乎也有一些喜悦在流动。
在随后的病房生活中,我会时刻留意他的饮食,鼓励他不要着急慢慢吃,心慌了就停停,再接着吃。从一开始的黑芝麻糊、米粥,到后来的米饭馒头泡菜汤,直到现在一顿早餐可以吃一个半包子。
在患者住院第40天时,脸色变得红润了,眼神有了光彩,体重涨了将近3.5kg,精神状态和社会交往能力也比之前有明显的改善。患者从原来的独处,安静地在角落里看病友们活动,到现在可以和病友聊天、散步、打乒乓球,我可以感受患者那种从内心迸发出的喜悦,我知道那个阳光自信稍有腼腆的青年快回来了。
临床护理工作是繁重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临床护理便不再繁琐。就如《故事的疗愈力量》一书中所言——我们只需要好好地聆听。聆听时带着好奇、欣赏、理解、慈悲与爱进入患者的生命,如此,当生命被感动和接纳时,疗愈自然产生。年纪越大,越明白生命不需要太多的介入,只要聆听,深深地聆听,那便足够。
(作者系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