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财经周刊

向“新”求“质”

——走进第一届晋江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洽谈会

本报记者 王惠兵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4月30日   第 06 版)

落子当下,布局未来。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成果转化是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关键环节。

110家高校院所、超250家展商、超1000项先进科技成果……近日,以“接洽科技新成果,锻造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第一届晋江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洽谈会在福建晋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在这届率全国县域之先的科洽会上,中国科学院6大院所、保利中轻7个平台、通用新材13个平台以及香港理工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大等252个展商、323位专家(团队)、508项专利、1059个项目信息通过“线上+线下”得到了精准有效对接推广。

其中,全场专门设计了“三面墙”,即专家墙、项目墙、专利墙,并创新性地使用了“三维码”,只要一站式扫码,就可以获取每个项目及专家的详细介绍及对接方式。各展商提供的确认信息显示,各展商累计对接企业8.01万人次,洽谈成果累计2.49万项次,意向订单成果4358项。

“本届科洽会坚持面向产业、面向企业,将科技成果具象化,让科技创新‘看得见、摸得着’。尤其是三大展馆八大展区中,除了鞋服、纺织、食品等传统产业的专业展区外,还设有现代信息技术、大健康、智能装备等多个新兴产业的专业展区,每一个展区都有各自的风格特点,突出展示展品的最新科研成果。”主办方相关负责人如是介绍。

而在福州大学展位,高速抓取分拣的并联机器人前旁观者众多。“这台装备集成了多闭环结构、碳纤维等轻量化材料、视觉识别系统等多项科技成果。”福州大学先进制造学院科技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林凉凉告诉记者,福州大学此次带来了智能制造装备、现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的新科技成果34项,希望能达成对接,落地合作。

“在晋江,我们有信心落地!”极睿微电子公司负责人杨守军在晋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行业项目对接会上兴奋地说。在当天召开的集合了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的对接会上,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多名校友纷纷携带“芯”项目而来。

科洽会不仅是科技成果的展示窗口、科技协作的对接平台,更是新技术、新产业、新动能在泉州落地转化的新契机。科洽会期间,还举办了首届纺织鞋服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大会等19场配套活动,汇聚多方资源,架起对接桥梁,推动更多成果转移转化、产学研合作实质落地。

出席本届科洽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年认为,晋江面向产业、面向企业,为各高校院所、科研平台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广阔的创新空间、无限的发展机遇,有助于新质生产力在晋江加速发芽成长、迸发活力。

从“制造”走向“智造”,全国政协委员,九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林孝发感受最深,“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数智化为主攻方向,从生产制造、供应链、营销、服务、管理,全链条、全流程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品供给绿色化、制造流程数字化转型。”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企业是关键力量。”在全国政协委员、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杰看来,应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产业科技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和“数字福建”优势,提升数字赋能新质生产力水平,因地制宜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开辟新赛道,培育新动能。

常年关注各地“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的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州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程树英则提出,要加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前瞻谋划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第三代半导体、基因技术、未来网络等未来产业,赢得未来发展先机,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作为“晋江经验”的发祥地,20多年来,晋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县域发展之路。2023年全市GDP达3364亿元,工业产值达8000亿元,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全国第三。

晋江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晋江将持续践行“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理念,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服务保障机制,推动科研平台、企业、金融机构同向发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多链融通,向“新”求“质”,让科技“繁花”结出更多产业“硕果”。

2024-04-30 本报记者 王惠兵 ——走进第一届晋江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洽谈会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1240.html 1 向“新”求“质” 61,24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