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民生·权益

全国政协委员建言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创业——

助力更多残障青年逐梦精彩人生

本报记者 郭帅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5月17日   第 10 版)

三十一岁的曾凡俊是广西柳州市融安县大将镇董安村一名残疾青年。他返乡创业七年来,创办公司,建设家庭农场,并通过网络打通电商销售农产品渠道,带动村民实现逐步增收,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新华社发

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又逢一年一度毕业季。为促进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的高质量就业,连日来,多地纷纷举办形式多样的就业帮扶活动,为他们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

求职路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还面临哪些困难?如何做好高校残疾人学生就业权益保障?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长期关注残疾人事业的全国政协委员,为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

推动政策落实,打造更有利于残疾人就业的环境

“我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请问可以应聘这个岗位吗?”近日,安徽阜阳师范大学体育中心内人头攒动,一场本地高校专场招聘会进行得如火如荼。

得到招聘单位的肯定答复后,大四学生孙新运熟练地将轮椅调转方向、伫立刹车,边填写求职登记表,边向工作人员了解更多的岗位信息。

孙新运家住阜阳市颍东区老庙镇,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症(俗称“瓷娃娃”)。成长路上,孙新运前后经历了30余次骨折,虽然求学过程中颇多坎坷,但他早已坦然面对现实。如今即将迈入社会,轮椅上的他时常感到局促,“怕被歧视,也怕被同情。”

“今年春节过后就开始投简历,求职App也是一遍遍地刷新,大多数简历投出去后都石沉大海。”孙新运说,“去过几次定向招聘会,但大多是技术含量比较低的操作工岗位。”

孙新运告诉记者:“还是希望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在大学校园里学了那么多知识,不想浪费。”

采访中,多位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向记者表达了临近毕业的焦虑和担忧。更公平的就业机会、更包容的社会环境、更人性化的无障碍办公环境,都是他们求职路上的期盼。

对此,一直心系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深有感触。他在调研中发现,“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残疾人的就业需求已经从过去自身生存需要转变为追求个人的自由发展。”

“政策的扶持是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让残疾人享受平等就业环境的先决条件。”为此,皮剑龙建议,政府部门应构建更加有利于残疾人就业的制度与法治环境,并推动其落实,从根本上提升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告诉记者,“我国《残疾人就业条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但他在调研中发现,很多用人单位宁愿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不愿安排残疾人就业。

今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关于加强就业服务促进残疾人就业有关事项的通知》,这让郭继孚颇感振奋。“通知中有很多促进残疾人更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具体举措,关键是要落地。”郭继孚建议,要继续完善促进残疾人全面就业相关法律法规,为残疾人高校毕业生“护航”。

“同时,要明确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等用人单位严格落实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这一规定。”郭继孚说。

完善相关标准,拓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之路

“陶姐姐你好,我是一名残疾人大学生。目前正在找工作,想向你请教些求职经验。”每逢毕业季,江苏无锡市梁溪区黄巷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陶叶丹总是格外忙碌。

“95后”陶叶丹是一名听障人士,两年前通过残疾人定向招录进入当地公务员序列。

“常会有残疾人大学生来咨询我报考、备考等事情,后来干脆建了个微信群。”陶叶丹希望鼓励更多的残友在求职路上更加勇敢、积极,她在微信群公告中写道:“只管向前跑,永不言弃。”

近年来,党和政府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拓展就业渠道、完善服务体系,让残疾人的就业权利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如今,“考公”已经成为很多残障青年重要的就业选择之一。

工作后的陶叶丹变得更加阳光、开朗。“虽然身患残疾很不幸,但生活在这个时代又是幸运的,国家针对残疾人出台了很多好政策,让我们有了更多施展才能的舞台。”

但陶叶丹也看到,一些优秀的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因为残疾等级等问题,和报考岗位失之交臂,“我觉得非常可惜。”

作为重度听力障碍残疾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联理事杨洋对这样的“失之交臂”感同身受。杨洋用“历尽波折”概括自己的就业过程,“当过会计,跑过业务,如今是一名残疾人工作者。”

“公务员考试能够为残疾人敞开大门,这对残障青年来说意义重大。”但杨洋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招录残疾人的体检标准目前仍不够完善。她在调研中发现,因为不了解,残疾人的就业能力一定程度上仍然被低估,有些岗位存在职业天花板、晋升受限等现象。

“以听力残疾人为例,目前普遍要求听力残疾三级四级才能报考,但很多重度听力残疾人通过佩戴人工耳蜗,是能够正常沟通交流的。”杨洋笑着告诉记者,她就有很多工作“神器”:转写机、录音笔、人工耳蜗、智能眼镜……“通过辅具,很多残疾人完全可以正常工作。”

为此,杨洋建议,相关部门应进一步科学化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招入残疾人的体检标准,准确对残疾人的残疾等级及康复水平进行认定,以能够基本适应职业要求为导向,让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之路越走越宽。

杨洋注意到,《“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及《关于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中均提到,要为残疾人参加招录(聘)考试提供合理便利,合理确定残疾人取得职业资格和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等入职的体检条件,对于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的残疾人,应依法保障其平等就业权益。

“建议对当前《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进行修订。”杨洋说,根据不同职位,要差别化提出体检要求。“同时,明确要求各地在组织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时,除国家标准外,不得增加针对残疾人身体条件的额外限制。”

健全服务保障,助力残疾人就业驶入“快车道”

“战士永远不会失去青春的活力……他甚至在失败的废墟上,还要堆起破碎的砖石重建九级宝塔。”打开电脑,戴上耳机,对准麦克,“00后”视障青年叶泓霆开始了自己每天的播客时间。

叶泓霆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大四学生。大一时,他和身边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组建了“彩虹之光”小组,帮助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后来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国家对于残疾人创业有很多扶持政策,资金和场地支持为我们撑起了一道‘彩虹’。”叶泓霆说。

这些年,叶泓霆带领团队为视障等困境群体提供生活技能及职业培训,“包括通用盲文阅读、电子设备使用以及独立出行等培训。”他们帮助了数百位学员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这也是毕业后我们会继续做深做实的项目,我们想让更多视障朋友‘看到’光明的未来。”

“几年下来,我们团队吸引了固定成员17人,希望有能力为更多残疾人提供工作机会,打造一个残健融合的大家庭,传播爱和正能量。”叶泓霆说。

“虽然看不见,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比较强,这是我们的优势。”叶泓霆告诉记者,大学4年来,他和伙伴们尝试做有声书主播及电商直播,“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摸索出更多元化的创业就业渠道,现在除了做播客,我们也会通过直播间卖些自己做的手工艺品,如何增加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名资深残疾人工作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盲人协会主席李庆忠一直格外关注残疾人就业创业问题。他在调研中发现,残疾人创业者除了需要资金支持外,更需要平等的机会以及培训支持等。

为此,李庆忠建议,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互联网自主就业创业的相关保障性政策;建立多层次的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制度,提升其就业创业水平;研究建立创业救援机制,为困境中的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心理疏导、知识拓展等服务。

“目前我国残疾人创业比例仍然较低。”李庆忠说,但随着社会环境更加开放包容、相关政策的完善以及科技的日新月异,创业对于残疾人不再遥不可及。

“科技进步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生活和工作上的便利,也为他们铺设了一条通向互联网世界的康庄大道,残疾人尤其是他们中的年轻人大有可为。”李庆忠说,“互联网时代,许多企业和社会机构在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要把这些好的经验做法大力推广,影响更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进而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无障碍的就业创业环境。”

采访中,多位委员纷纷表示,希望更多残疾人士能够通过自己的不懈奋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要实现全社会关爱温暖与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双向奔赴’,让更多残障青年在追梦路上勇往直前,不负青春韶华。”

2024-05-17 本报记者 郭帅 全国政协委员建言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创业——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1932.html 1 助力更多残障青年逐梦精彩人生 61,932 /enpproperty-->